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九子粽”: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
说起裹蒸,肇庆人几乎无人不晓。它以传统的包裹方式及独特的风味,闻名于粤、港澳和海外,深受市民及中外游客喜爱。外界曾有“不吃裹蒸等于没来肇庆”一说。每逢春节前,端州家家户户门前包裹蒸、煮裹蒸的情景依然让不少老肇庆记忆犹新,春节包裹蒸是肇庆独有的风俗文化。而裹蒸制作工艺,也被列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