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水的粘度用布氏粘度计测出,单位是'cps厘泊'。胶水的粘度的读般在300~30000cps之间。在水溶性的粘合剂中,固体含量并不决定胶的粘度,而在于胶水的配方内的增塑剂、增粘剂等等,影响胶水的粘度值。一般情况下周围的环境温度越高'粘度↓','温度↓粘度↑'。水在27℃时的粘度为'1'。
粘接工艺
由于胶水和被粘物的种类很多,所采用的粘接工艺也不完全一样,概括起来可分为:
①胶水的配制;
②被粘物的表面处理;
③涂胶;
④晾置,使溶剂等低分子物挥发凝胶(只是限于一些特殊胶水,一般的胶水不用晾置);
⑤叠合加压;
⑥清除残留在制品表面的胶水(施胶时注意点这一步就可以避免)。
在使用条件胶水和密封胶水要在一定的环境中使用,工作条件对胶接性能有重要影响。在使用条件中,有受力情况,环境温度和湿度,化学介质情况,户外条件等等。
(1)、受力情况。当被粘物受剥离力,不均匀扯离力作用时,可选用韧性好的胶,如橡胶胶水、聚氨酯胶等;当受均匀扯离力、剪切力作用时,可选用硬度和强度较高的胶,如环氧胶、丙烯酸酯胶。
(2)、温度情况。不同的胶水有不同的耐热性。根据不同的温度,选用不同的胶水。
(3)、湿度。湿气和水分对胶接界面的稳定性很不利,可以说是有害而无益的。因为水分子体积小,极性大,经过渗透、扩散,起到一种水解作用,使胶接面破坏或自行脱开,造成胶接强度和耐久性降低。被粘件要求耐水性好的,选环氧胶,聚氨酯胶等。
(4)、化学介质。化学介质主要指的是酸、碱、盐、溶剂等,不同类型的胶水,不同的固化条件,具有不同的耐介质能力。所以,要根据被粘物接触的介质选用胶水和密封胶。
(5)、户外条件。户外使用的胶接件所处条件比较复杂,气温变化、风吹雨淋、日晒冰冻等,会加速胶层老化,使寿命缩短。因此,在户外条件下,胶接要选用高温固化和耐大气老化好的胶,如酚醛一缩醛胶,环氧一丁腈胶;密封则选用硅酮密封胶。
大部分情况下被粘材料表面的处理好坏往往决定着胶水的粘接强度。因为胶水对被粘物表面的浸润性与界面的分子间作用力(即粘附力)是取得高粘接强度的主要原因。而被粘材料在制作、运输、存放、使用中,表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直接影响胶水对它的浸润而影响到粘接强度。
除此以外,例如一些特殊的材料,例如:PP材料、尼龙、铁氟龙等材料,要想获得更好的粘接强度,都是需要使用有针对性的处理剂进行处理后才进行粘接的,使用处理剂处理材料后,等到处理剂完全干透后,再把胶水涂在被粘材料上面,然后进行粘接。如果是PP材料的大面积粘接,所使用的PP胶水需要双面涂胶,晾5-10钟后再进行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