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的装填
在催化剂装填时,应留意的题目是:
1.铜基催化剂强度较差,在运输过程中严禁摔、碰。
2.装填前,催化剂应轻轻过筛,除往粉末和碎片。
3.最还采用撒布法装填,尽可能降低催化剂自由着落高度,防止出现架桥现象,应对催化剂床层压差进行抽查,压差应在许可范围内。
4.装填时应选择较好天气,以免催化剂吸潮而降低活性,催化剂一旦开始装填应连续进行,避免中断。装填后应立即封口,充进氮气或进行升温还原。
气体净化催化剂 用量最da的是合成氨工业,主要用来脱除合成氨原料气中的少量硫和co。常用的气体净化催化剂有下列两种。
加氢脱硫催化剂 主要成分为钴-钼/氧化铝,用于脱除天然气或石油中含有的有机硫。它能使有机硫加氢而转化为无机硫。反应在300~450C进行,生成的h2s可进一步用氧化锌脱硫剂脱除,经净化后的气体含硫低于0.1ppm以下。
甲烷化催化剂 一种专用的镍/氧化铝催化剂,为条状或球状颗粒合成气或氢气中含有少量(0.5%以下)的co和二氧化碳,通过甲烷化催化剂在260450C下,按上式(3)进行反应,成为惰性的甲烷,净化后co和二氧化碳残留浓度可降到5ppm以下。
在催化剂还原时,应特别留意的题目是:
1.氢含量控制
还原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当氢气含量较低时,催化剂床层的温升和氢气浓度成正比,一般每进步1%的氢气,将引起床层温度升高28℃,因此控制好加氢速度是还原的关键。在还原时把握提温不提氢、提氢不提温的原则,防止还原过于剧烈,床层温度猛涨,使催化剂活性受影响。所以,在还原操纵中一般采用低氢、高空速控制还原速度。
2.出水量控制
还原终点判定对催化剂活性影响较大,在还原时,既要防止还原不彻底,又要防止出现深度还原。很多厂家采用合成气还原时,出水量尽可能控制均匀。在还原操纵中,理论出水量与实际出水量应基本接近,并分析进出合成塔氢气含量稳定,这时基本可以判定还原结束。
3.惰性气体放空量控制
惰性气体一般为还原气体的载气,一般采取氮气为稀释气体,在还原操纵中,惰性气体能够有效控制还原速度,床层温度便于控制,有利于进步催化剂活性,保护催化剂强度。此外,由于采用合成气还原,惰性气体中的CO2含量也影响还原进度的判定,根据放空气体中的CO2含量,判定CO参与还原反应的程度,所以出水量有可能要比理论出水量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