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是一种由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树脂作为粘接剂的非金属复合材料,它具有比重小、耐腐蚀、易成形、表面光顺、色彩鲜艳优点。但也存在弹性模量小、力学性能不稳定、塑性小、对开口、转角等处应集中敏感等缺点,用玻璃钢制造船既要充分发挥玻璃钢的优点,又要避免玻璃钢自身的缺点可能对艇船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制造出来的艇船既保证结构强度,稳性航行性能等各项要求,又满足世界游艇制造中强调款式新颖、外形美观、装修豪华舒适等较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必须对玻璃钢艇船的制造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定制订本工艺原则。
玻璃钢龙舟成型工艺的要点是: (1)船体所用原材料必须耐水性好。如合成树脂须用耐水性好的品种,增强材料须用耐水性好的无碱玻璃纤维或用经增强型浸润剂处理的中碱玻璃纤维制品。 (2)船体是纵向受力为主的构造物。再增强材料选用上应充分利用玻璃钢受力方向可设计性这一特点,选用单向为主的增强材料(如采用经纱:纬纱=4:1的单向布),使船体纵向强度可成倍提高,并可降低成本。 (3)喷涂胶衣层时,由于船艇表面积大,喷涂时间较一般产品长,必须充分掌握好胶衣层的固化程度,防止产生皱皮等弊病。 (4)由于船艇手糊作业时间较长,因此必须控制好树脂的凝胶时间,能在操作完毕后10~15min凝胶为宜。这就必须控制好促进剂的加量,防止过早或过迟凝胶。 (5)船艇(特别是模具)都较厚,操作时有一次成型及分次成型的做法。一次成型时,厚度应控制在5mm以下,否则固化放热量太大会影响玻璃钢性能。分次成型是每次成型一定厚度即停下,待固化后玻璃钢放热温度降到室温后再继续进行,直到完成设计厚度。国外常用分次成型法,更能保证质量。 (6)较大的船艇必须事先制作和搭设悬挂式脚手架于阴模内,以使作业人员入内操作。必须注意脚手架、跳板的洁净,人员也应更换专用工作鞋进入,防止带进垃圾。 (7)因玻璃纤维布经纬向强度差别较小,在铺设时不必采用经纬方向交替铺设法。 (8)船艇壳体必须在龙骨、加强筋、机座等全部完成后才可脱模。脱模后应放置在与艇型相配的专用胎架上并加软性衬垫,以防变形。 (9)船体凡开孔处(如舱轴孔、海底门等)必须做到水密,防止渗漏。(10)由于船艇体积较大,脱模时必须特别注意,以防损坏。
古文献中最早有龙舟记载的是公元前318一296年,相当于战国中期的《穆天子传》。关于龙舟竟渡的起源,传说纷坛,流传最广的是源于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 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因政治主张不被采纳,反遭小人诬陷,含恨抱石自沉泪罗江。楚人怜之,纷纷驾船争逐江上相救。以后这种说法越来越多,为各种传说中影响较大
者。随着历史推移,龙舟竞渡逐渐从民间地方习俗演变成具有色彩的专业竞技活动,形成有章法、有规范的龙舟体育文化,并蔓延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在浩瀚的世界体育大观园中占有一席地位。 南宋时,广东已有民间的大型龙舟竟渡,明清时,广东民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更普遍。解放后,省内各地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龙舟赛事,水平不断提高。 龙舟,具有独特的观赏性。而龙舟的鉴赏,还是一门学问呢! 龙舟分“专职龙舟”和“业余龙舟”两大类。“专职龙舟”只作竟渡,不作它用。“业余龙舟”则是以生产用船临时改装而成,用后又恢复为生产用船。 专职龙舟又分为专用龙舟、简便龙舟、游龙、造型龙舟等。 各种龙舟的构造大致相同:船体(包括浆梢或橹)、龙头、龙尾、各种装饰物和锣鼓。 龙头大多用整木雕成。无论专职龙舟或是业余龙舟,龙头都是竞渡前才装上船头的。龙头造型千姿百态,根据各地风俗而定。广州西江水系的鸡公龙头和东江水系的大头狗龙头,别具特色。 龙头多染成红色,称“红龙”。也有涂为黑色或灰色的,称“黑龙”或“灰龙”。龙尾大多用整木雕成,充满鳞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