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离心浇铸机提高产能
近年来,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传统企业面临着日益扩大的用工荒、不断上升的人力成本和外来先进技术的冲击和挑战,“机器换人”成为这些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出路。在城南街道,就有6家企业开展了“机器换人”,6个项目计划投资额达5239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近4000万元。通过实施“机器换人”,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生产能耗有所下降,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机器换人”不仅是企业提高产能、避免被市场淘汰的重要举措,更是企业面对近年来出现的用工荒和高人力成本的必然选择。
嘉兴金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计划引进smt贴片机、剥线机、自动焊接机、自动螺丝机等自动化流水线生产设备,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在继续保持年产80万套天线产能的基础上,用工人数可减少50人,人均产值提高30%以上。
招工难,招熟练工更难。浙江优百特电器原先生产电热盘的机器比较老旧,工人操作依靠的是自身的经验。自动离心浇铸机就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我们的机器自动化以后,对工人的技能要求大幅下降,为我们提供了更便利的招工环境。”浙江优百特公司董事长宋有军表示。
在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当下,企业也在不断向低能耗发展,降低能耗不仅意味着生产成本的降低,更意味着企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如嘉兴德伊印刷厂引进的六色平张纸胶印机使用的油墨每公斤可印刷1800张纸,比原先的机器节约80%。同时该机器每小时的耗电量为12千瓦时,能节约能源40%。“产品的成本下降了,市场的竞争力就增强了。”嘉兴德伊印刷厂生产主管潘自强说。
浇铸机的浇注方法
开始使用时应先用稀灰湿润管道,将管道内余灰导出。然后将料斗,灰管等清洗干净。
放到料斗,按施工高度和角度插入1米或0.5米绞笼,上下叶片连接处角度要按螺旋角度对齐。然后安装出灰口。最后锁紧搭扣。
里奇绞笼。(绞笼里奇高度要高于所要浇筑柱子或过梁的高度)推至施工点,将出灰口软管伸到柱子进灰孔内。
检查机器外观,是否因长途运输造成机器破损,特别是电箱中电器,电线有无脱落。
接通电源,设备外壳要做接地保护。启动一下电机,查看能否正常工作。
加气混凝土浇注机是加气混凝土设备生产线的主要设备。主要用于对按一定配比注入罐体的料浆、水泥、生石灰、石膏及铝粉膏悬浮液进行搅拌,使之均匀混合,充分反应,并及时将混合料浆注入模框内。
固定式浇注机最1大优点是:干净,无粉尘,产量大,1个人即可操作。适应于年产8万立方--30万立方加气混凝土设备, 固定式浇注机属于集中控制,操作方便。
浇注机加气混凝土砌块设备,该设备采用螺旋浆式搅拌,在罐内形成很强的涡流,破坏生石灰颗粒的包膜,使之达到充分均匀的混合。同时可升降的浇注臂随浇注过程调整高度,防止飞溅。本机分固定式和移动式配合浆料,定量浇注在模具上。
浇铸机市场潜力巨大
我们开发的第二代工业机器人,比第1代机器人有了更大的进步,一个机器人可减少操作工24人。”日前,在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主办的“工业机器人智能化作业”现场交流会上,万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军说。
“万丰科技”是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旗下专注于机器人研发的一家子公司。2005年率先在铸造领域推出了自主开发的机器人产品——浇铸机器人,单台机械手控制6台铸造机进行浇注,打破了国际上单台控制4台铸造机的纪录。
这款产品用了3年时间进行产品性能验证,2009年批量推向市场,广泛用于摩轮、汽轮、缸体、缸盖、进气管等产品的重力铸造。
据了解,第1代机器人主要用于浇注车间,用一只“机械手臂”舀起铝水后,注入到模具中,再通过重力浇铸机制造成型。比如一个汽车铝轮的“破壳而出”,原来三班制36个人作业的一个浇注车间干的活,现在基本上由一台这样的机器人和6台重力浇铸机就能完成,只需要3个工人,相当于1个机器人就能干原先9个工人的活。
而今开发的第二代机器人,比第1代来得更先进快捷。“通过换三次手,能够自动完成浇注、取件等工序,并逐步实现无人化作业。”吴军说。除了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缸盖等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浇注机器人,还研发了精密铸造机器人、铸件去飞边机器人、机加工搬运机器人等7大类工业机器人。
据悉,万丰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中国重汽、中国铁建、国家电网、三一重工等一批行业优质客户成为万丰奥特的战略合作伙伴。产品已经出口印度、越南、巴西等市场。同时,“万丰科技”也成为了国家人重力浇注标准的起草单位。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转向智能制造是必然趋势,机器换人不仅能降低用工成本,还能降低人为操作对产品质量标准化的影响,市场潜力巨大。”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说。目前,万丰又在向更多机器人领域延伸和覆盖,并力争成为国际的工业自动化装备系统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