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冷却特性选用淬火介质(一)?
热处理淬火介质,用的首先是它的冷却性能。因此,在确定介质的类别后,我们主张按介质的冷却特性来选择介质的品种。比如,当我们确定应当选用快速淬火油后,具体的品种就应当根据工件特点和热处理要求从油的冷却速度分布上去选。
不管选用何种淬火介质,大致都可以按以下五条原则进行选择。
一看钢的含碳量多少 ── 含碳量低的钢有可能在冷却的高温阶段析出先共析铁素体,其过冷奥氏体最易发生珠光体转变的温度(即所谓"鼻尖"位置的温度)较高,马氏体起点(Ms)也较高。因此,为了使这类钢制的工件充分淬硬,所用的淬火介质应当有较短的蒸汽膜阶段,且其出现最高冷却速度的温度应当较高。相反,对含碳量较高的钢,淬火介质的蒸汽膜阶段可以更长些,出现最高冷却速度的温度也应当低些。
淬火介质冷却特性曲线的公道用途
前面的讨论已经说明,固然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曲线对热处理工作者很有帮助,但它们的作用也不宜扩大化。简单说,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曲线的公道应用范围可以回纳成以下几方面:
1、检测淬火介质产品的冷却特性。对比不同产品在冷却特性上的差异。既可定性,也可定量。主要适于淬火介质的研究开发、产品的检验、选择等场合。
2、了解使用中淬火介质冷却特性的稳定性和变化程度。既可定性,也可定量。主要适于热处理生产单位的质量治理,以及分析解决工件热处理技术和质量题目等场合。
3、定性猜测不同工件的淬火硬度高低和淬硬层深度的大小。主要用于为不同工件选择淬火介质,以及先容不同淬火介质的适于范围等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