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的前一日,先把猪肉洗净去皮,切成小方块,调入适量盐、糖、五香粉、味素拌匀。绿豆洗净,浸过夜,然后用手搓擦出豆皮,再用清水掏去,豆肉沥干水分,用少许生油、盐捞匀。糯米洗净,沥去水分,加入适量生抽、盐、糖、味素和五香粉拌匀。咸蛋黄一个切开两件。烧肉、烧鸭、火腿切件。冬菇去蒂,洗净,用水浸发,取出沥干水分。虾米洗净,浸软。栗子肉洗净,煲“烂”,取出备用。 裹蒸粽是选用冬叶包裹的,先铺上一层糯米,再铺一层绿豆;然后放入猪肉、火腿、烧肉、烧鸭、冬菇、虾米、栗子和半边咸蛋黄等;最后,又销上一层绿豆和一层糯米,包裹成“四方形”,用水草结扎,即可放进蒸笼锅内,隔沸水蒸熟。用冬叶包裹的裹蒸粽,蒸熟后有一股芬香的冬叶味,吃起来特别可口。
在粽子界中体型的排行,就以裹蒸粽为最,不但馅料多样,体积也比其他种类的粽子大了许多,蒸煮的时间也相对地更加费时。裹蒸粽馅料丰富,有米、有烧鸭、还有香菇、虾米、绿豆仁、栗子等,并用冬叶包裹馅料,光是一个裹蒸粽,就足足可以让好几个人吃得又饱又撑。粽子好吃的内馅是精髓,但粽叶独特的竹香味也能替粽子的美味加分,所以挑选好的粽叶也很重要。最好是选择比较有韧性、柔软不易破碎、并且颜色漂亮的粽叶,买回来的粽叶需要先泡过水,使其恢复韧度才好便於包裹。当历史不断地改朝换代时,连粽子也跟着时代的改变,有了更多的创意,像是以高级食材鲍鱼、鱼翅等入馅,开创粽子新面目,拥有尊贵新宠的身份。
皇帝御食中,有“裹蒸”这一道菜。皇帝十分喜爱:“我食此不尽,可四片破之,剩余权当晚食。”清代诗人王仕祯有诗赞肇庆城乡除夕熬煮裹蒸的盛况:“除夕浓烟笼紫陌,家家尘甑裹蒸香”。来到肇庆不吃到美味的“裹蒸”,肯定是一种遗憾。有着数千年传统的“肇庆裹蒸”,为何裹足难行,它到底还能走多远?与所有的游客心态一样,每一个肇庆人都在渴望着它能再度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