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可综合使用的固定可收回再生资源中,一半以上没有得到使用,总价值达500多亿元。按国家经贸委制定施行的《再生资源收回使用“十五”计划》,到2005年我国再生资源收回使用价值将到达550亿元,而丢失的另一半,至少仍相当于这个数目。 教授指出,再生资源与天然与天然资源不一样,它们若是不能化为宝,就会成为公害。当前这些“褴褛”废弃物在各大中城市城外推积如山,总重量达70亿吨,占用犁地5亿多平方米。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急速扩张,汽车零部件加工的切削工具的需求不断增大,中国钢铁、交通、建筑等领域对硬质合金的需求也愈发旺盛。在国外硬质合金跨国公司的战略图景中,中国市场已经悄然由配角变为主角。分析指出,到“十二五”末期,我国硬质合金产量达到3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深加工产品产量占硬质合金总量的40%以上。出口相比“十一五”将翻一番,力争超过10亿美元。硬质合金将向精深加工、工具配套方向发展;向超细、超粗及涂层复合结构等方向发展;向循环经济、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向精密化、小型化方向发展。
钨的二次资源中,如不计浸出残渣及净化渣中可回收的钨,则直接来自深加工过程的废料大约占1/3,而使用后报废的零部件占2/3。具体而言这些废钨料大致分为如下三类:
(1)钨材加工制造过程产生的废品:丝、线圈、粉末、烧结或预烧结锭。
(2)钨合金或合金产品制造过程的副产物或废品:如成分为Cu-W、Fe-W、Ni-W、Ag-W的粉末、车削、锭及块料。
(3)硬材料及钻探工具制造过程的副产物或废品:如成分为WC-Co、WC-Ta(Nb)、WC-TiC-Co的粉末,大小不等的刀具、钻头、拉丝模、耐磨材料。
如果按照这些废料的外形及沾污程度,则可将它们分为纯的块状料、纯的渣和污染的渣三类。
实际回收工作可根据这三类物料的性质作合理安排。
回收利用这些废料的基本技术路线有两条:
(1)保持金属、合金或碳化钨的组成不变,而直接重新利用的工艺路线。
(2)将钨转变成粗Na2WO4而生产APT的工艺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