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三道公司新厂工程开工奠基仪式圆满成功
3月5日,陕西汉中三道中瑞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道公司”)在陕西汉中城固县桔园镇后湾村举办了新厂奠基仪式。陕西汉中城固县桔园镇长张建民、陕西理工大学陈文强教授及该县相关部门负责领导一行参加仪式,并为新厂奠基。
陕西汉中城固县桔园镇镇长张建民和陕西理工大学教授陈文强分别致辞,表示要全力支持好、配合好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全程、全力关注支持企业的发展,并预祝项目早投产、早出效益。
三道公司董事长陈鹏举介绍,陕西汉中三道二期珍稀食用菌产业项目基地占地20亩,主要用于食药用菌菌种繁育、食用菌技术培训、食用菌制包、原料和灭菌接种、食用菌加工和包装车间等食用菌研发种植和深加工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2010万元。该项目的建成可为陕南黑木耳的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标准,并年产黑木耳菌包200--500万袋,向社会提供优质的黑木耳、玉木耳等菌类24--60万公斤干品,实现营业额2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收益。并向当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100个以上,促进当地贫困户增收500万元以上,其经济效益显著。
羊肚菌大会开幕在即 千亩羊肚菌栽培基地即将开门迎客
发布日期: 2017-03-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 3月10日至12日,“中国羊肚菌产业大会暨国际珍稀食用菌发展论坛”即将在湖北省松滋市召开。
据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现会议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工作人员在大会接待地——乐乡凯瑞国际酒店布置会议现场,分装会议资料等工作,迎接明日(3月10日为大会报到日)全国各地参会代表的到来。截止目前,已注册报名参会代表近500人,其中境外国家及地区已达10多人,其中有来自美国、法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港、台地区的业界人士。
本届大会参观基地为湖北保兴公司5000亩羊肚菌基地,会议开幕在即,记者提前探营羊肚菌基地,从现场实地察看,目前该基地羊肚菌长势良好,正大量出菇。12日,参会代表可近距离领略羊肚菌的出菇场景。
本届大会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共同主办,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融合发展、推进精准扶贫”为主题,会期将安排珍稀食用菌美食品鉴会、项目推介暨产销签约仪式、羊肚菌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经验交流会、基地考察等多项会议内容,努力将本届羊肚菌会打造成2017年我国食用菌行业令人期待和值得参与的一个行业盛会。
福建建瓯游子回乡扶贫记:向贫困户推广食用菌种植
本网讯(记者 谈梦娇)“菌袋翻堆,手要抓两头,轻拿轻放,以免影响 走菌 。”初春的一个早晨,吴志恩正在家乡建瓯市小桥镇际上村满义食用菌农场指导工人菌袋翻堆,他对食用菌种植的每道工序要求都非常严格。
这里的6位工人都是农场特招的扶贫对象,他们或年迈,或身体有恙,有些还是一辈子都没走出际上村的贫困户。农场按每人每天支付工资80元,并且手把手传授黑木耳种植技术,帮助他们建立起生活的信心。
吴志恩是地道的际上村人,1984年开始从事段木食用菌、袋菌种植,到过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发展,2005年选定厦门长期发展食用菌种植,在翔安区新区镇建立起25亩的厦门市鹭菌园食用菌生产基地,注册“鹭菌园”食用菌商标,现有菌袋厂房3000多平方米,生产品种有平菇、木耳、香菇、金针菇、竹荪等,仅平菇年种植就达20万至30万袋,一天出菇量达两三千公斤。
“刚来厦门时,身上只有东拼西凑的1.6万元,开始手工种植平菇、木耳等,每天踩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着实艰辛。凭借长期积累的食用菌种植经验,农场规模慢慢壮大。”吴志恩回忆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发思念家乡,除了技术方面,农场的业务大部分都交给其子打理,他每年回家乡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每每看到家乡发展滞后,总想为乡亲们做些事。
“后来,村里的老支书杜铭顺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我,邀请我回家乡发展,以食用菌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实现家乡的改变,我们的想法一拍即合。”吴志恩说。
“去年7月初,我回到家乡着手证件、找厂房、租田地等筹备工作,在镇扶贫办的帮助中,注册了建瓯市满义食用菌家庭农场。村里协助我租好农田,亲友们主动提供场地,这些都让我非常感动,对帮扶乡亲,我充满信心。”吴志恩深情地说。
万事俱备,农场及时从厦门调入12万袋杀菌后的木耳菌袋,招收村里的贫困户陈玉兰、徐爱兰等6人在农场当工人,从事接种、翻堆、下田管理等工作,并设定扶贫方案,实施对口扶贫。
贫困户陈玉兰说:“我一家三口没有劳动力,全靠农田微薄收入,一年收入不到5000元,生活困难。现在好了,农场不嫌弃我做得慢,安排我工作,并按常人工资按时发放给我们,一个月就能拿到2000多元,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在农场做工挺踏实的。”
下一步,吴志恩将在今年扶贫的基础上,向全镇贫困户推广食用菌种植,各贫困户均可按现有扶贫条件认购菌袋自行管理,带动他们脱贫致富;引进竹林下种植竹荪的新项目,充分利用当地12万亩的丰富竹林资源,发展广阔的林下经济,深度开发竹林产业;借鉴泉州1500亩的现代农业发展经验,结合小桥镇十里景观带发展项目,开发食用菌现代观光农业,实现游、玩一体化,线上、线下及活体食用菌体验式的销售等。
有了回乡扶贫的经验和进一步发展的构思,吴志恩还希望带动更多的在外乡贤回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