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合成催化剂 含有多种助催化剂的坚牢的颗粒状铁催化剂,用于加速氮和氢合成为氨的反应。将精选磁铁矿和作为助催化剂的氧化铝、氧化钾和氧化钙等在电炉内熔融,熔块破碎成不规则的颗粒,即得催化剂产品。使用时装在合成塔内用含氢气体还原成为活性铁后转入正常动转。日产千吨氨的大型氨厂氨合成催化剂装用量为35或68m(98或190t),装用量与合成塔操作压力等级有关,前者为28MPa级,后者为13MPa级,使用寿命3~5年。在中小型厂的寿命为1~3年,多数情况是因修理设备而损害了催化剂。
在催化剂还原时,应特别留意的题目是:
1.氢含量控制
还原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当氢气含量较低时,催化剂床层的温升和氢气浓度成正比,一般每进步1%的氢气,将引起床层温度升高28℃,因此控制好加氢速度是还原的关键。在还原时把握提温不提氢、提氢不提温的原则,防止还原过于剧烈,床层温度猛涨,使催化剂活性受影响。所以,在还原操纵中一般采用低氢、高空速控制还原速度。
2.出水量控制
还原终点判定对催化剂活性影响较大,在还原时,既要防止还原不彻底,又要防止出现深度还原。很多厂家采用合成气还原时,出水量尽可能控制均匀。在还原操纵中,理论出水量与实际出水量应基本接近,并分析进出合成塔氢气含量稳定,这时基本可以判定还原结束。
3.惰性气体放空量控制
惰性气体一般为还原气体的载气,一般采取氮气为稀释气体,在还原操纵中,惰性气体能够有效控制还原速度,床层温度便于控制,有利于进步催化剂活性,保护催化剂强度。此外,由于采用合成气还原,惰性气体中的CO2含量也影响还原进度的判定,根据放空气体中的CO2含量,判定CO参与还原反应的程度,所以出水量有可能要比理论出水量要低。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发展概况1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可分为如下3种:
一段净化法:一段净化法又称为催化氧化法。使用铂、钯或两者混合来提高尾气中HC、CO同氧气的反应速度,从而降低HC和CO的污染物排放。这个反应在通常条件下进行得很慢。催化剂的效率取决于它的温度、混合气的空燃比和尾气中碳氢的组成。易反应的碳氢化合物(如甲醛和烯烃)比不易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氧化效率高。短链的烷烃,比如甲烷、乙完和丙烷属于最不易反应的碳烃化合物,很难被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