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中注意事项如下:
(1)当一新模腔开始加工时,应先检查工件表面,用煤油清洗干净表面,使油石面不会粘上污物导致失去切削的功能模具抛光一定要注意的基础知识数控机床。
(2)研粗纹时要按先难后易的顺序进行,特别一些难研的死角,较深底部要先研,最后是侧面和大平面。
(3)部分工件可能有多件组拼在一起研光,要先分别研单个工件的粗纹或火花纹,后将所有工件拼齐研至平滑。
(4)大平面或侧平面的工件,用油石研去粗纹后再用平直的钢片做透光检测,检查是否有不平或倒扣的不良情况出现,如有倒扣则会导致制件脱模困难或制件拉伤。
(5)为防止模具工件研出倒扣或有一些贴合面需保护的情况,可用锯片粘贴或用砂纸贴在边上,这样可得到理想的保护效果。
(6)研模具平面用前后拉动,拖动油石的柄尽量放平,不要超出25°,因斜度太大,力由上向下冲,易导致研出很多粗纹在工件上。
(7)如果工件的平面用铜片或竹片压着砂纸抛光,砂纸不应大过工具面积,否则会研到不应研的地方。
(8)尽量不要用打磨机修分模面,因砂轮头修整的分模面比较粗糙以及有波浪高低不平,如必要用时,必须将砂轮头粘修至同心度平衡。
(9)研磨的工具形状应跟模具的表面形状接近一致,这样才能确保工件不被研变形。
如何解决抛光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1.抛光过度
在日常抛光过程中遇到的大问题就是“抛光过度”,就是指抛光的时间越长,模具表面的质量就越差。发生抛光过度有二种现象:即是“橘皮”和“点蚀”模具抛光一定要注意的基础知识模具抛光一定要注意的基础知识。抛光过度多发生于机械抛光。
2.工件出现“橘皮”的原因
不规则粗糙的表面被称为“橘皮”,产生“橘皮”有许多的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模具表面过热或渗碳过度而引起,抛光压力过大及抛光时间过长是产生“橘皮”的主要原因。比如:抛光轮抛光,抛光轮产生的热量会很容易造成“橘皮”。较硬的钢材能承受的抛光压力会大一些,相对较软的钢材容易发生抛光过度,研究证明产生抛光过度的时间会因钢材的硬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模具抛光一定要注意的基础知识文章模具抛光一定要注意的基础知识出自。
3.消除工件“橘皮”的措施
当发现表面质量抛得不好时,许多人就会增加抛光的压力和延长抛光的时间,这种作法往往会使表面的质量变得更差。
可采用以下的方法去补救:
(1)把有缺陷的表面去除,研磨的粒度比先前使用砂号略粗一级,然后进行研磨,抛光的力度要比先前的低一些。
(2)以低于回火温度25℃的温度进行应力消除,在抛光前使用最细的砂号进行研磨,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最后以较轻的力度进行抛光
光学镜片的加工方式按加工数量区分可以分为:成盘加工和单件加工。按上盘的方法区分可以分为:弹性上盘、成性上盘、自由上盘、弹性装夹和真空吸附等。常见的有下列方式古典抛光的火漆上盘,火漆用松香、沥青和滑石粉等配制,粘接强度很高,用加热法上 下盘。对上盘模的精度要求低,容易加工。火漆上盘模制造成本低。 成性上盘,在刚性上盘模基体上加工出光学镜片的定位孔,将镜片用很薄的胶粘接在上盘模上。用加热法上下盘。对刚性上盘模的精度要求很高,必须用高精度的设备加工,很难直接检验出刚性上盘模的制造精度,必须依靠加工过程的控制保证精度。制造成本比较高。高速加工中的单件自由装夹,将镜片放在夹具中,采用镜片在上的方法进行抛光。由于不使用粘接剂,上下夹具非常方便。盘加工,一次的加工数量多,因此加工效率高。单件加工,装卸方便,减少了上下盘工序,缩短了镜片的加工周期,有利于减少镜片的腐蚀。定中心磨边后的透镜返修,用单件加工法很方便,返修后对镜片中心偏的影响很小。 而成盘返修定中心磨边的镜片, 其中心偏可能有很大的变化。 火漆上盘加工,镜片的中心厚度公差控制在±.10mm 是很高的精度。成性上盘,一些 镜片中心厚度公差可以控制在± 0.02mm 。单件加工,镜片中心厚度公差可以控制在±0.01mm 。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抛光加工方法在部分方面的比较,采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加工出镜片,只是加工的效率、成本、镜片的精度等级不同,每种加工方法工艺技术的重点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选择加工方法时,要根据本企业的工艺技术特点和工艺水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