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件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序的安排
锻件厂为改善锻件的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锻件厂应安排在锻件切削加工之前,进行为消除内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人工时效等),安排在粗加工之后,也可安排在切削加工之,为了改善锻件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质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调质、淬火等)通常安排在粗加工后、精加工前进行。其中渗碳淬火一般安排在切削加工后,磨削加工前。而表面淬火和渗氮等变形小的热处理工序,允许安排在精加工后进行,锻件厂为了提高锻件表面耐磨性或耐蚀性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以及以装饰为目的的热处理工序或表面处理工序(如镀铬、镀锌、氧化、煮黑)一般放在工艺过程的最后。
锻件原材料的冲击试验步骤
1、测量试样缺口处的横截面尺寸,其偏差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2、根据所测试的锻件材料,估计试样冲击吸收功的大小,从而选择合适的冲击摆锤和相应的测试度盘,使试样折断的冲击吸收功在所用摆锤大的能量的10%~90%范围内。
3、进行空打实验。其方法是使被动指针紧靠主动指针并对准大的打击能量处,然后扬起摆锤空打,检查此时的被动指针是否指零,其偏离不应超过度盘小的分度值的1/4。否则需进行零点调整。
4、正确安装试样:将摆锤稍离支座,试样紧贴支座安放,使试样缺口的背面朝向摆锤打击方向,试样缺口对称面应位于两支座间的对称面上,其偏差不应大于±0.2mm.
锻件厂生产锻件的一步是锻造塑形成形工艺,在对金属坯料或锻件除冷变形外都要经过加热,其中包括:下料时利用金属“蓝脆区”的剪断前加热、温变形及热变形的加热和热处理过程中的加热。锻件厂为了达到坯料或锻件的加热目的,金属加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是很重要的。坯料或锻件加热到始锻温度出炉后或各工序间运行时,除了测量其本体温度外,主要是测量炉内加热过程中的金属坯料或锻件的温度比测量炉温还要困难。按各种符合规定的测量方法,测得的所谓炉温实质是加热炉内表面的辐射热和炉气辐射对流热综合传热所显示的温度。所以,炉温总是高于金属坯料或锻件的温度;找出两者的规律后,经常用可以控制的炉温的测量来代替金属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