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上车、上船、上飞机”工程
构建内连外通的航空网络。加快自主航空网络建设,支 持重点快递企业以南京、鄂州、杭州等枢纽为中心,干线与 支线、长途与中短途航空运输相结合,提升航空网络通达和中转衔接。拓展国际货运航线,逐步打造辐射全球的国际快 递航空网。积极发展电商快递班列,推动建设铁路运输快件示范线。研究推进中欧班列运输快件。在环渤海、长江沿岸、 海峡两岸等有条件的城市间开展快件水路运输试点,鼓励海 运班轮运输。提升快件运输集装化和装卸接驳机械化水平。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快件公铁联运、公航联运全程可查询。加强与航空、铁路、水运禁寄禁运品范围的有效衔 接。优化快件安检、配载流程,完善各种运输方式的快件绿色通道。
加强末端服务能力。引导企业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 加强城乡社区末端网络模式创新,推进线上线下联动。强化 信息流引领,优化末端路由组合,实现服务流程最短化。加 强城乡惠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升级改造末端服务 网点,提升网点标准化程度。引导企业优化末端投递方式, 形成上门投递、智能箱投递、平台投递等多元末端服务体系。 有序开展快件投递众包,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支持企业 使用符合标准的低碳环保配送车型开展末端投递。
速度快的秘密:门店发货+同城快递
通常,服装行业都有一个较长的生产周期,所以往往需要提前下单,双十一期间备货更要提前准备。厂家通常根据前一年的情况,对当年“双11”的需求进行预测,然后按照一定的冗余度进行配货。对于传统的服装企业而言,这些为“双11”而准备的产品生产出来之后,需要一个仓库(比如江苏太仓)进行储存。等到“双11”,就从电商仓库统一发往全国各地。在这样的模式下,长三角以外的消费者可能最长需要三天以上时间才能收到产品。这样,消费者体验度就会比较差,甚至不少消费者在店铺内予以差评。
相比之下,拉夏贝尔的一大创新之处就是,在实施O2O之后,不再在全国性的电商仓库统一备货,而是在各个门店备货,消费者下单之后,订单处理系统会按照其登记的地址,自动分配离其最近的门店,给消费者发货,这大大缩短了和发货方、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如果消费者和门店在同一座城市,就可以用同城快递进行发货,消费者甚至一天就可以收到自己喜欢的产品,这无疑给习惯了“双11”快递拖延的消费者前所未有的惊喜。
这也是当众多服装企业在双十一备受物流困扰以及众多差评的同时,拉夏贝尔反倒能够利用物流带给顾客惊喜,并且又给自己加分的秘密。
落实“互联网+快递”, 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主要任务
(一)壮大市场主体,打造快递航母
做强骨干快递企业。围绕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方向,鼓励快递企业通过合作、联盟、收购和交叉持股等方 式实现兼并重组,开展资源要素整合,集中优势资源扩大市 场份额。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快递航母”,突出优势做 大做强做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做强实物网络和服 务能力的基础上推动产融结合,逐步实现资源、运营、管理 的协同。鼓励骨干快递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健全仓储、 冷链、运输、供应链管理等能力,加快向综合性快递 物流运营商转型。鼓励骨干快递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打造国际快递品牌。
带动中小企业集约发展。鼓励中小快递企业通过战略合 作、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竞 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中小快递企业与地方实体经济、电 子商务等协调发展,深耕区域性网络。加强运输、仓储、配 送、信息服务等环节的有机结合,实现平台化发展。对接不 同服务环节、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定制服务。延伸服务网络,增强末端集成服务能力。
(二)强化服务能力,加快普惠发展
提升分拣处理能力。加强分拣中心、集散枢纽和快递专 业类物流园区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运转效率高的骨干网络体 系。支持骨干快递企业建设辐射国内外的大型航空快递枢纽 和集散中心。依托全国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完善优化快件处 理中心布局,推动在铁路、公路、水路站场枢纽建设快件集 散中心。鼓励快递企业建设现代化立体仓库和信息平台,推 广应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装备,提升处理能力和运营效率。 探索“园区+快递”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产业集聚、经 营集约、功能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