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后续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识。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要求”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率、最1大允许误差等。产品工艺过程控制与检测通常会给出计量器具的使用要求。“校准”的目的是“确定量值”。“检定”的目的是判断“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经校准的仪器都会有一份对应的校准证书,与检定证书不同,校准证书上缺少了对符合性的判定,多出来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是示值误差的),所以拿到校准证书应核对具体内容和数据,确认校准证书对应的计量器具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1)对证书上的校准数据逐个进行辨识,特别是要对误差量与仪器说明书中提供的计量特性要求进行对照,看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则需要确认实际的计量特性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该误差量是否还能达到被测对象允许误差的1/3,如果达不到就需要考虑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使用或者对计量器具进行维修,当然维修后还需要重新进行校准。
(2)如果在平时的测量工作中需要使用校准证书中测量结果的修正值,则应对证书中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确认,一方面测量不确定度是否全1面,是否涵盖了相应的测量点,如果不能涵盖,则使用修正值要谨慎;另一方面其评定结果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即测量不确定度能否达到被测对象允许误差的1/3,是后续能否有效使用测量结果修正值的前提,如果达不到则在结果判定上就相对复杂。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在日常的生活、生产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计量检测实现的。目前开展计量检测工作的方式主要包括检定、校准两种方式,当这两种方式都不适用的情况下可已采用比对的方式进行溯源。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不明白“检定”与“校准”的区别,认为不管“检定”还是“校准”,只要有了第三方的证书,计量器具就可以投入使用,很多GMP检查员也是见了证书就放手,岂不知这才仅仅是计量管理的开头,离投入使用还差十万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