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1、 防“艳”
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2、 防“白”。
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一般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硫等化学品的危害。
3、 防“长”
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4、 防“反”
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5、 防“小”
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偏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6、 防“低”
“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7、 防“散”
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食品安全知识课堂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烂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中毒隐患。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强大的监管才能造就强大的产业。食品药品企业既是食药部门的监管对象也是服务对象。各级食药监管部门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以有效的监管制度创新服务于产业的发展创新,推动食品药品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食品药品安全的产业基础。食品药品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同各级食药监管部门一起努力,共同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