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因铸件断面温度场较平坦 [图134(a)],或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很宽 [图134
(b)],铸件凝固的某一段时间内,其凝固区域在某时刻贯穿整个铸件断面时,则在凝固区
域里既有已结晶的晶体也有未凝固的液体,这种情况为 “体积凝固方式”,或称 “糊状凝固
方式”。
如果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较窄 [图135(a)],或者铸件断面的温度梯度较大 [图135
图135 “中间凝固方式”示意图
(b)],铸件断面上的凝固区域宽度介于前
二者之间时,则属于 “中间凝固方式”。
凝固区域的宽度可以根据凝固动态曲
线上的 “液相边界”与 “固相边界”之间
的纵向距离直接判断。因此,这个距离的
大小是划分凝固方式的一个准则。如果两
条曲线重合在一起———恒温下结晶的金属,
或者其间距很小,则趋向于逐层凝固方式。
方程式(118)给出的是各参量之间的最普遍关系,它可以确定一切固体内的导热现象。
因此,导热微分方程可以用来确定铸件和铸型的温度场。由于导热微分方程式是一个基本方
程式,用它来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时,为了使方程式的解
确实成为该具体问题的解,就必须对基本方程式补充一
些附加条件。这些附加条件就是一般所说的单值性条件。
它们把所研究的特殊问题从普遍现象中区别出来。
在不稳定导热(tτ≠0)的情况下,导热微分方程的解
具有非常复杂的形式。目前只能用来解决某些特殊的问
题。例如,对于形状最简单的物体 (如平壁、圆柱、
球),它们的温度场都是一维的,可以得到解决。
在铸件断度梯度相近的情况下,固液相区的宽度取决于铸件合金的凝固温度区间ΔtC 的大小。图
8是三种不同碳质量分数的碳钢在砂型和金属型中凝固时测得的动态凝固曲线。可见,
碳质量分数增加,碳钢的结晶温度范围在不断扩大,铸件断面的凝固区域随之加宽。低
在砂型中的凝固近于逐层凝固方式,中碳钢为中间凝固方式,高碳钢近于体积凝固。
当铸件合金成分确定后,铸件断面固液相区的宽度则取决于铸件中的温度梯度。温度梯
度较大时,固液相区的宽度较窄,则合金趋向于逐层凝固方式,反之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