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行业的困境
经过过去 3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1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物流大国。铁路货物发送量、铁路货物周转量、港口吞吐量、道路货运量、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里程等均居世界第1,航空货运量和快递量居世界第二。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最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之一。 2014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跃居世界第1,同比增长52%,较高日处理量超过1亿件,业务量从2006年的10亿件增长到2014年的140亿件,自2011年3月以来,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46个月累计同比平均增幅超过50%。 但总体而言,我国物流增长方式相对粗放,亟待“转型升级”。我国不是物流强国,物流业发展粗放,总体滞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根据世界银行的物流能力指标(LPI),我国物流能力领先于其他“金砖国家”及与我国有相似资源禀赋的亚洲国家,但明显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
表现在:
一是物流系统性不强,网络化程度低,呈现分散、独自发展的态势,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较弱。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滞后,不同运输方式难以进行合理分工和有效衔接,沿海和内陆集疏运体系不配套,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信息不共享,交通运输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海铁联运比例不到 2%(发达国家已达 20%);一些物流需求不旺的地方盲目大量兴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造成闲置;而物流需求旺盛的区域如北、上、广等省市物流企业面临拿地困难;地仓储设施分布在不同行业和部门,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托盘标准不统一,不能一贯化运作;地方保护、部门封锁比较严重,工商、税收、土地、交通等 方面存在一些阻碍和限制分支机构设立和经营的问题。
二是与制造业、农业、商贸联动不足。物流速度慢、成本高、渠道不畅、模式陈旧已经成为制约制造业由大变强、解决三农问题、商贸服务和电子商务持续发展的瓶颈。
三是国际化能力不强。与我国高增长的国际贸易相比,物流业尚未形成与之相配的全球物流和供应链体系,国际市场份额很低,进出口所需的物流服务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国外跨国物流企业。我国与 200 多个国家建立起了贸易联系,但国内没有一家物流企业能够提供全球送达业务。
四是物流业整体创新能力弱。物流业企业创新动力不强,研发投入很低,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滞后,尚未进入以创新引领的发展阶段。
五是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公路、航空、铁路、水路等运输方式的资源、能源、土地等消耗和大规模排放问题突出。无效运输、不合理运输、过度包装等问题严重;超载、超速造成的严重人身安全和货物损害事故经常发生,给企业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 我国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低科技含量”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难以为继,需要利用新技术、互联网思维、模式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物流的“升级版”。
未来的出路是联盟
目前,以电商业务为核心的中小企业虽在各自所辖区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京东物流、阿里巴巴的菜鸟物流均已在全国初步形成网络状体系,随着这些大型电商的同城快递服务逐步壮大,未来将会和当地中小型同城快递企业抢食份额。这股力量目前初显端倪,若日后形成规模,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战。
中小民营快递可以采用与大型民营快递企业相互合作的方式运营。以“宅急送”为例,“宅急送”在部分快递业务量较小的城市,不自建网点,而是通过与当地小型的快递企业合作,形成外网营业点。外网网点不仅可以收取“宅急送”的代理派送费,同时还可以利用“宅急送”快递配送的网络优势揽货并搭乘“宅急送”的物流班车。通过这样的方式,“宅急送”既可以迅速占领市场,又不影响资金周转。
联盟对规模较小的快递企业来说,不仅可以增加自身的业务,获得更多客户、资金,还可以在竞争激烈的物流市场中继续生存和发展,既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又节省了社会资源,优化了资源配置。通过同城快递的配送联盟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可以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形成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共同应对其他大型快递企业的挑战。
二是可以互助,利用联盟成员的网点来扩大自身的市场范围,传播自身品牌,建立良好的市场和消费者口碑,做到在合作中求生存,在发展中求成长。
三是可以互学,通过学习其他相关企业新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从而改善和优化自身的服务,增加开发细分市场的潜能。
四是可以互换,通过行业资讯和信息的有效交换等方式,掌握新兴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例如“互联网+”、“物联网+”等,实现快递服务创新和技术范式的转换与革新,加快开发出新的产品或服务,推动快递服务与新的媒介技术深度融合,从而取得新的竞争优势。
五是可以互信,在同城快递市场上,快递企业进行的末端配送联盟并不是以消除同行竞争为主要目的,而是为了促进更大规模的良性竞争。良性竞争程度越高,合作的重要性也就越大,通过竞争的优胜劣汰,促进快递产业转型升级。
同城递送的未来前景向好,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可以说,一个庞大、新颖、多元和优质效率高的同城递送市场正在壮大,也许下一秒,你就是一位新型快递人。
理想的同城配送应该是全城无盲区配送,未来同城配送将会使得城市末端配送越来越分散化,小批量、多批次会成为配送常态,最终的结果是做到让消费者获得更安全、更舒适、价格更合理的物流服务。
同城快递,一个庞大的市场正在集结
随着我国经济崛起以及与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物资与信息流通产生了更大、更多元化、更个性化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快递服务基本形成了三种模式:同城快递、国内异地快递和国际快递。
同城快递是为同一城市、不同辖区的收发件人所进行的快件收发活动,能够为国际快递和国内异地快递进行终端配送。同城快递的重点是“同城”,因此更突出配送速度和个性化服务。
在当下同城共同配送体系不健全的环境下,同城快递主要抓住了用户对“末端快递配送”的服务需求点:时效性强、安全性高和服务灵活。表面上看同城配送是“微不足道”的“末梢”,实际上它不仅极大的影响着大型物流企业配送的整体时效性,还为一些小型快递企业提供了同城配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