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快的秘密:门店发货+同城快递
通常,服装行业都有一个较长的生产周期,所以往往需要提前下单,双十一期间备货更要提前准备。厂家通常根据前一年的情况,对当年“双11”的需求进行预测,然后按照一定的冗余度进行配货。对于传统的服装企业而言,这些为“双11”而准备的产品生产出来之后,需要一个仓库(比如江苏太仓)进行储存。等到“双11”,就从电商仓库统一发往全国各地。在这样的模式下,长三角以外的消费者可能最长需要三天以上时间才能收到产品。这样,消费者体验度就会比较差,甚至不少消费者在店铺内予以差评。
相比之下,拉夏贝尔的一大创新之处就是,在实施O2O之后,不再在全国性的电商仓库统一备货,而是在各个门店备货,消费者下单之后,订单处理系统会按照其登记的地址,自动分配离其最近的门店,给消费者发货,这大大缩短了和发货方、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如果消费者和门店在同一座城市,就可以用同城快递进行发货,消费者甚至一天就可以收到自己喜欢的产品,这无疑给习惯了“双11”快递拖延的消费者前所未有的惊喜。
这也是当众多服装企业在双十一备受物流困扰以及众多差评的同时,拉夏贝尔反倒能够利用物流带给顾客惊喜,并且又给自己加分的秘密。
“九大工程”浮出水面
快递业的“十三五”重点做什么?
作为指引快递行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总纲领”,规划提出打造快递航母、加快普惠发展、推进创新发展、加速国际化发展、保障安全发展、推进诚信发展、推动绿色发展等七大主要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七大任务的基础上,规划明确了“九大工程”,护航快递行业未来发展。
1、航空快递枢纽工程
建设一批辐射国内外的航空快递货运枢纽。特别是在湖北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快递枢纽,建设内容包括机场核心区、现代快递物流区和先进服务业产业带。
2、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建设工程
依托物流节点城市,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加快布局建设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实现产业集聚、经营集约、功能集成。
3、快递“上车、上船、上飞机”工程
加快自主航空网络建设,积极发展电商快递班列,推动建设铁路运输快件示范线,在环渤海、长江沿岸等有条件的城市间开展快件水路运输试点。
4、城乡惠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推动快递企业主动参与城乡综合便民服务,建设末端综合服务平台。
5、“快递下乡”工程
引导快递企业加强农村地区网络建设,完善农村地区网点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 加强服务监督。
6、快递业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工程
快递业与电子商务、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联动发展。
7、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
以“互联网+”监管为主线、邮政业大数据应用为核心,依托既有条件及相关工程成果,加强寄递渠道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8、快递业信用管理信息化工程
建设快递业信用信息平台,对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储存和处理。
9、快递绿色发展工程
健全快递业绿色发展法规标准体系,制定快递业包装标准。推动快递企业减少包装物料用量,研发生产可循环使用和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同城快递,下一个掘金市场?你准备好了吗?
假如你开了一家甜品店,但没有雇佣专职配送人员,这时如果有一个同城配送团队愿意与你合作,虽然价格高一些,但是可以提供专项服务,你是否愿意与其合作?近年来,随着外卖平台的飞速发展,同城配送市场的竞争也在日趋白热化。
目前,我国大部分物流公司的业务是将货物从一座城市配送到另外一座城市,而真正延伸到“末梢”的物流服务均由部分专职的同城配送公司来承担。通过资源整合,这部分企业既可以承接本城市商家的送货业务,也可以承接其他物流公司的上门收货、送货上门的业务。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快递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大关,达到312.8亿件。其中,同城快递就占据了23.7%的比重,达74.1亿件,是2012年的近6倍。随着人们对同城快递的需求量日益加大,业内预计未来同城快递业务将占到整个快递行业的70%以上,对配送的即时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巨大的市场蛋糕,引来了各大快递企业的激烈的争夺。例如,2016年7月,顺丰速运推出同城即刻送服务,为餐饮外卖、商超、生鲜、蛋糕、鲜花及类似行业,提供围绕店铺周边3或5公里内的同城专人即拿即送服务。但是,分析人士认为,传统快递企业虽然具有自建配送,消费者认知强和庞大的数据资源等优势,但基于传统物流“收运转派”模式的限制,难以做到全城范围的灵活配送。部分快递企业的中心化模式也导致了其难以较大限度地满足离散化的即时配送需求。
为此,同城即时快递市场日渐开始活跃。例如,即时物流平台达达推出了同城配送保价赔付机制,用户只需要花费一定的保价金额,就能获得高达200倍的赔付,并在48小时内确认赔付。京东—达达CEO蒯佳祺表示,美团、百度等外卖平台的物流,都是基于商圈和站点的模式,即在一个城市中设置若干站点,每个站点配备一批配送员,专注在周围的订单配送,难以做到全城范围的灵活配送。“达达更类似于滴滴,是完全离散的众包模式,没有站点的概念,也没有距离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