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物流=互联网+物流
面对传统物流的缺陷,线下的传统物流业需要推行信息化转型,实现物流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升级发展。“互联网+物流”模式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建立网站、微信平台发布的一些信息,要更多地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在产品配送、支付、售后服务等方方面面实现整个物流供应链信息化。比如快递,不但可以做微信下单、微信运费支付、微信跟单,还可以微信保险理赔等全流程微信化。此外,由于在线网购的一些特点,用户对产品的“不可触摸性”导致了退换货频频出现,这就加重了物流行业的负担,网购社区服务店在用户的体验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消费者可在服务店内亲自体验产品再上网购买。此外,资金可利用率也是物流行业发展快速与否的关键性问题,一辆卡车在运输途中产生的运输成本以及附加成本,商品在运输交易中产生的运费成本,物流企业对卡车的购置和管理成本,这一系列资金的流动,都可以产生巨大的资金沉淀。将““互联网”、“物流”结合在一起,对这些资金的收拢归集,再向下一个端口投放,比如投放到卡车司机和物流企业主的资金缺口中,就能形成对资金流的运用。
快递的由来
速递服务或称快递服务(COURIER SERVICE OR EXPRESS SERVICE),在当今世界,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服务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蓬勃发展。 快递的历史可追溯到本世纪初在一个城市内的业务活动,当时的早期的货运运输以铁路为主。铁路业惧怕新兴之汽车货运业侵蚀其营运市场要求国会制定提出汽车公路货运业法案(Motor Carrier Act of 1935),管制结果使汽车货运业者收价高于边际成本致获取高额利,这是快递的雏形。
中国的快递历史更可以追溯到100年前的快信——清朝邮局当时也面临民间邮局的竞争,信件递送效率不佳,因此在1905年,推出快信制度,并且设计以「飞龙」为造型的绿色邮票。为了让经手的人可以管控流程,快信邮票设计为一张四小联,每经过一手,就撕下一节,贴上快信邮票的信件,不需要在转运的过程中停顿,邮票还可以当作负责送信的专差的报酬,相当特别初期快信制度只有天津,上海,北京三地实施,后来推广到长江流域及南方大邮局,四联设计让这张邮票面积比传统邮票大上好几倍,一度成为较大的邮票。快信制度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图样改为飞雁,1916年废止。快信邮票上的飞龙,第1版设计是低头向前冲,当时的皇帝不喜欢,第二版就改为抬头龙。
但现代快递业的设想在二战之后才逐步确立,这是一不争事实,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引入,高速公路、大型航空飞行器的发展,使快递业开始快速向全国网络和全球网络规模发展。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处理文件、资料、图纸、贸易单证等为主的函件快递和处理样品、高附加物品、社会活动礼品和家庭档次高的商品等为主的货物快递。这两种方式并同时得到发展,只是小规模的快递公司由于其能力有限,经营重点各有不同。1980年后,随着管制的放开,(放宽进入的限制、放宽不同货物种类服务区域货路线皆必须领取不同许可限制、允许私人自用车队承揽货品、允许契约与一般载运者能相互承载彼此货源、载运者能自行定价打破联合订定共同价格)国际知名的快递公司依靠其强大的技术和网络优势,均不断扩展势力,在某一区域甚至全球逐渐形成优势,并开辟了多种新的服务方式和手段。
时间表
1953 年 UPS利用铁公路运输推出东西两岸两日快递服务
1968 年美国邮局推出两日送达快递服务
1977年美国邮局推出翌日送达
1980年UPS全美两日送达航空快递服务
1982年UPS翌日航空快递服务
1982年UPS三日航空路运快递服务(接近陆运运费)
1995年联邦快递与 Network Courier合作提供当日快递
随着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国际国内经贸活动,以及人民生活需要为快递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现代快递业在中国从无到有,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我国邮政先后于1980年、1984年开办了国际、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开中国大陆快递业之先河,目前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其国内业务通达全国县级以上城市,通达全球200余个国家,其进出境通关业务直接在海关设在邮政系统的办事处办理,故可迅速报关、清关,加快了传递时效。 EMS国内业务虽在函件快递方面执牛耳,其实很大原因是EMS将国家赋予邮政的普遍服务政策(邮政车辆城市内通行无阻、邮件重量超出'邮件'的规定、EMS'邮件'等同于真'邮件'享受铁路、民航的优先装运权等)施用于并非完全符合'普遍服务'内容的国内EMS业务,而导致竞争对手与其不在一条起跑线上;EMS国际业务则由于国际上快递公司介入中国市场,使得EMS国际业务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EMS发展至今,其服务质量、送达时间、客户服务方面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用户的要求,客户投诉时有发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报刊上就披露过客户发出的'特快专递为何快不起来?'的呼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各国EMS均存在的问题,这就是EMS并不拥有全部快递运输工具,使用不属于邮政的飞机、火车等长途运输工具,不便于协调、配合;还有就是由于中国邮政的体制问题、技术支持问题、服务意识问题、各国利用万国邮联系统和国内各邮政局间清算不畅问题等导致的服务质量的每况愈下,就连万国邮联总局局长也不得不承认'竞争对手利用了我们(EMS)服务的失望'。实际上,这是各国邮政均存在的问题,例如日本邮政物品快递市场占有率从1980年的63%下降至1993年的23%。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大快递公司均看好中国市场,DHL、UPS、FedEx、OCS、Airborne等国际快递公司陆续与中国企业成立合作合资公司或建立代理关系,这些国际快递业巨头的介入,为中国大陆快递市场注入了活力,借助其庞大的国际网络、优良的服务功能和成功的经验,不仅为广大的中外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也使这些公司及其国内合作伙伴们获益匪浅,目前,仅六大合资快递公司已占有中国大陆60%的国际快递服务市场份额。这些公司的业务绝大部分是为中国对外经贸活动服务的国际业务,一方面因为具备国际业务的实力,另一方面国际业务利润也较高,开展国内业务,除了国家政策层面的不太支持以外,这些公司与国内运输工具协调、配合也有难度,很难实现国际化的标准快递服务。 在我国快递市场巨大潜力的驱使下,国内相继成立的不同模式的快递公司,虽分属不同的运输系统,以不尽相同的经营模式,在不尽相同的快递市场中不断摸索和发展,但已显示了一定的活力。其主要代表应该是大通快递(EAS)、民航快递(CAE)和中铁快运(CRE)。其中EAS通过与FedEx的合作,积累了经验,锻炼了人才,目前在做好与Airborne合作的国际快递业务的同时,已开始发展国内快递;CAE则一直是借助民航系统的航线和场站优势,借助国际交往的优势,国内和国际并进;CRE则是在利用中国铁路的旅客列车行李车作为主要运输工具,辅以快捷方便的短途接运汽车,开辟了别具特色的利用铁路的快递服务,并开始涉足国际业务。另外,国内许多民营企业开办的快递企业,风起云涌,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