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异形钨钢规则圆形的抛光方法
规则的圆形钨钢抛光至镜面可采用2000粒度的钻石砂轮直接在无心磨床磨削抛光。
2.异形钨钢规则方形的抛光方法规则的方形,多是在平面磨床加工,可使用2000粒度钻石砂轮抛光。
3.异形钨钢内孔的抛光方法
多数厂家在钨钢抛光的时候,主要是异形产品难以抛光,比如,内孔为不规则的形状,可在内孔填满布条,把工件固定,用两个人对拉,到产品发烫,光洁度就为镜面了。
4.异形外形钨钢的抛光方法
钨钢外形不规则抛光,多采用超声波先打磨,再加上4000粒度抛光膏,用所动打磨机打磨即可达到镜面。
抛光超声波清洗机的镜面抛光的标准 镜面抛光的标准分为四级:AO=Ra0.008μm,A1=Ra0.016μm,A3=Ra0.032μm,A4=Ra0.063μm,由于电解抛光、流体抛光等方法很难精控制零件的几何精度,而化学抛光、超声波抛光、磁研磨抛光等方法的表面质量又达不到要求,所以精密零件的镜面加工还是以机械抛光为主。如:不锈钢表带、手表壳、手机外壳、MP3外壳、模具加工、钻石等
手工镜面抛光由以下步骤组成:
1、用砂纸进行打磨时,应该把砂纸粘附在木条或竹片上才进行:硬的木条或竹片适合硬度低,平面或边角打磨; 软的木条或竹片适合硬度高,圆面或形状复杂部位打磨 ;
2、 每次在转换砂纸或钻石膏前,模面和工件必须彻底清洗干净,磨面用洗模水,工件用肥皂清洁;
3、每次转换砂纸或油石条的时候,应改变打磨方向以确保前道磨痕被彻底去除,此外,用800#或更幼砂纸打磨时,建议打磨两次;
4、每道打磨抛光步骤应从难抛部位开始,尽量不要抛圆,边角位则选择较硬的抛光工具进行抛光;
5、 每一种抛光工具仅能使用一种粒度的钻石膏并保存在无尘的容器中,每个盛载打磨或抛光工具的容器应只存放一种打磨抛光工具;
6、手工抛光时,钻石膏涂在抛光工具上,机械抛光时,钻石膏涂在工件上;
7、每一道抛光应当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抛光力度也应该随着抛光工具的硬度和钻石膏的粒度而进行调整,对于最幼的钻石膏,抛光压力应仅仅等于抛光工具的重量;
8、最后一道抛光应当在产品脱料方向进行;
9、由砂纸转换钻石膏前,应当把表面彻底清洗干净。用100%棉加小量苯可有效把表面油渍去除;
10、表面未经EDM加工,可直接从步骤3进行加工,此外,若表面EDM加工时电介液内掺有硅粉,加工后模具表面光洁度会提高,所以,加工后可直接从步骤4开始进行抛光;
11、 如模具须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前应用400#左右砂纸预先打磨表面;
12、 如模具需进行表面氮化处理,氮化前应用1200#左右砂纸预先打磨表面,氮化后再用800#砂纸把氮化表面的白层彻底去除;
13、模具存放前应先喷防锈油及确保存放环境干燥无尘,以防表面被腐蚀;
14、如抛光时发现橙皮纹,应从最后一道打磨工序把所有缺陷彻底去除,然后才重新抛光。抛光时所用压力应较以前小。若抛光后仍发现橙皮纹,建议先做回火处理后再重新打磨抛光;若抛光后依然发现橙皮 纹,建议提高硬度后再重新打磨抛光;
15、如抛光时发现针孔,应用400#砂纸把针孔磨掉,再重新打磨抛光。
采用抛光蜡到镜面作业需要:打砂--出光--精光--镜面--超镜面,等五道工序进行标准作业。辨别优劣抛光蜡的6种方法如下:
1、从切削力的角度去设定所选择微粉。基本上来说从结晶状去选择。因为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抛光材料抛光蜡的效率。
2、要仔细识别出光效果。出光效果不足,这是因为油脂和微粉基体的处理不当,以至于在抛光过程瞬间高温时升华形成残留粘附在工件表面。在工件折射光线时因为油脂残留物的漫反射形成亚光,进行除蜡水清洗后则完全没有研磨后的精光或者镜面效果。
3、检测微轮颗粒的硬度。国内众多的生产企业对抛光蜡的研究仍停留在初始阶段,其产品仍以松软且易折断居多。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油脂在和微粉混合时采取超高温加热手段,促使油脂分子膨胀,在冷却凝固后因为油脂分子的增大其形成的分子链相应的变成短小和微粉颗粒的紧密性相对较低。从而造成了松散现象。在使用中,则容易造成掉粉现象,上轮效果一般,而且上轮粘附的微粉颗粒不均匀。容易在工件表面形成划痕现象。因此要解决这问题首先要处理油脂改变油脂分子的大小是关键,将分子变小,则使形成的分子链更长,微粉颗粒会因此而更加紧凑,整体体现为坚硬。在使用中,因为具有较长的分子链,其上轮粘附的效果就理想。正因为具有良好的上轮效果,能够使微粉颗粒在抛光轮上均匀分布,提升切削力。真正达到耐用,高效的目的。所以,硬度也代表品质的高度。
4、微粉颗粒的细度和结晶状。真正的高品质抛光材料抛光蜡是不出任何光泽的,只是还原材质本身的色泽。在超卓镜面的效果下,因为抛光面的平整会形成强烈的光反射形成暗冷光,并在任何一个角度的反射都是一样。微粉的选择不当,会造成无法达到镜面或者超卓镜面的效果。这是因为会在工件表面产生细微的划痕,在光线的映射下形成光线的漫反射,这样就会造成白光或者说是亚光。因为具有细微的划痕会因此有残留填充在内,简单的检测是难以区分的,只有在高倍镜底下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高倍镜底下检测为雪花状点的反射且无任何细微的划痕,这才是优的产品,雪花点越细小和密集则品质越高。
5、油脂是否存在残留。在抛光研磨过程中,在瞬间的高温高压情况下所形成的残留。是用肉眼难以辨别的。即便使用除蜡水也都难以清除,这就是真正的残留。该物质犹如一层镀膜般粘附在工件表面,真正影响抛光质量的也就是这种残留,直接导致无法出光或者出光不足。因此油脂的处理是决定抛光材料抛光蜡是否具有生命力的前提。时间一长,该物质会因为氧化而脱落,在工件表面形成斑驳。
6、油脂是否充足。在普遍流行的高温熬结生产过程中,会因为未能有效处理油脂与微粉的协同作用。在快速冷却时,会因为微粉颗粒相互间的链接其结构应力往往大于油脂的框架结构从而引发爆裂,多数发生在底部中间产生裂纹,因为这是最后冷却的部份,其结构应力相对较弱。这种情况多数都是油脂含量相对较少,并造成油脂分子链的断链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