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系统目标
1、服务第1目标(Service)
物流系统是社会流通的一个组成部分,联结着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带有很强的服务性。这种服务性主要表现在以用户为中心,做到无脱销、无货损等事故,费用便宜。物流系统采用送货、配送等方式,就是服务性的体现之一。
2、快速及时目标(Speed)
即物流服务应体现快速、及时的特点。从社会再生产理论看,整体社会的再生产循环,取决于每一环节的衔接,取决于每一供应商与用户的衔接。速度性要求把商品按用户地点时间迅速送到。。
3、节省空间目标(Space Saving)
物流过程作为“第三利润源泉”而言,这一利润的挖掘要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合理来节约时间和空间。在物流领域中,除了通过快速、及时节约流通时间外,推行集约化方式,提高物流活动单位面积的空间利润率是主要手段。如建立自动化立体仓库,减少运输中心的空载率等。
4、规模适当目标(Scale Optimization)
以适当的物流规模作为系统的目标,与生产中追求规模效益既有一致也有区别。物流系统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用户有成批需求,也有效批量多品种的需求,因此物流系统比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差。
5、库存控制目标(Stock Control)
在物流系统中,通过库存控制起到对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需求的保障作用,也是宏观资源配置的重要一环,是提高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问题。
在建立和运行物流系统时要综合考虑五大目标,不单考虑某个目标优化,而是考虑提高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效益。
物流业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的经济项目之一
经常关心物流相关新闻的朋友肯定也看到了最近国家一些部门关于物流业的一些新闻动态,国家政府及很多地方政府都已经把物流业的发展及扶持列上了议程,政府开始大力抓物流业项目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电子商务越来越取代了传统生意,所以物流的健康有序发展成为关系社会的重要话题,如果物流体系不健全或者物流业不正常很可能就会给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很多阻碍,所以这也正是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领域的一个原因。
物流运输的核心业务流程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从接到客户订单到确定物流供应商,这部份流程在企业内部执行,经过多个步骤,最后的结果是输出一张完整的运输单据,以及附属的信息(装货地点、车号、司机姓名等);后半部分是真正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执行运输指令并返回客户收货单据。通过这个流程可以看出,前半部分决定了物流成本大小,虽然物流运输成本全部在后半部分发生,但是后半部分流程根本无法再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了。
虽然说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物流公司还是比较诚心的,而且大部分的物流公司都是正规注册的,都拥有正规完善的物流体系,但是我们还是无法避免一些浑水摸鱼,钻法律的空子。
物流基础知识:仓库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库存商品要进行定位管理,其含义与商品配置图表的设计相似,即将不同的商品分类、分区管理的原则来存放,并用货架放置。仓库内至少要分为三个区域:第1,大量存储区,即以整箱或栈板方式储存;第二,小量存储区,即将拆零商品放置在陈列架上;第三,退货区,即将准备退换的商品放置在专门的货架上。
2.区位确定后应制作一张配置图,贴在仓库入口处,以便于存取。小量储存区应尽量固定位置,整箱储存区则可弹性运用。若储存空间太小或属冷冻(藏)库,也可以不固定位置而弹性运用。
3.储存商品不可直接与地面接触。一是为了避免潮湿;二是由于生鲜仪器吸规定;三是为了堆放整齐。
4.要注意仓储区的温湿度,保持通风良好,干燥、不潮湿。
5.仓库内要设有防水、防火、防盗等设施,以保证商品安全。
6.商品储存货架应设置存货卡,商品进出要注意先进行出的原则。也可采取色彩管理法,如每周或每月不同颜色的标签,以明显识别进货的日期。
7.仓库管理人员要与订货人员及时进行沟通,以便到货的存放。此外,还要适时提出存货不足的预警通知,以防缺货。
8.仓储存取货原则上应随到随存、随需随取,但考虑到效率与安全,有必要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