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件问题
一问,想要铸造如端盖,床身等产品,是要再次把生铁熔化再铸造成型
二问,铸件厂家自己铸造不如买专业铸造厂生产的好,专业化的生产质量更有保障。追问那我这样理解对不对?从铁矿石炼出生铁,一次熔化;生铁炼出铸铁,二次熔化(或直接用生铁钢水);用铸铁铸造铸件,第三次熔化。对吗?追答用生铁二次熔化铸造的工件叫“铸铁件”,用生铁炼出钢,也是二次熔化,用钢熔化再铸的工件叫“铸钢件”这是第三次熔化
“用铸铁铸造铸件,第三次熔化”说得不严密。这中间有的是用“标号生铁”熔化铸造的。这是二次熔化
有的是用废“铸铁件”再次熔化铸造的,这也是第三次熔化
不论生铁或钢,都是可以反反复复无限次熔化的。追问我觉得你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你回答的很模糊,关键点总是不点透。我问题的关键是:如端盖,床身这样的铸件产品(不是铸钢件,是铸铁件),如下两种情况
1 是先生产出铸铁,等到想生产某一样铸件时,再把铸铁熔化掉去铸造
2 用生铁炼出铸铁时,直接就按照铸件的形状炼出来了。
感应熔化设备的精密铸造特点
在精密铸造工艺中,特别是在“等轴”工艺中,金属温度是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因此,也对许多质量特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测量和控制不当,金属温度的差异会对成品铸件尺寸、晶粒尺寸、疏松(表面和内部)、机械性能、产品品质(即热撕裂的倾向性 )、薄壁部分的充满度等方面产生影响。
因此,改进金属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将会提高质量和生产率,降低维护和劳动力成本,减少测试费用和责任赔偿费用等。 温度测量的难度
精密铸造,特别是使用感应熔化设备的精密铸造一般使用某种类型的非接触性红外辐射热电偶或高温计作为金属温度测量的主要或次要手段。使用常规高温计的人们或许并不了解他们所作测量的潜在误差来源,只是简单地注意仪器的“精度”技术条件,因而常常受到误导。这些精度技术条件只是在实验室环境中的理想目标。真实世界中的一些情况会导致令人惊奇的高测量误差值,它们包括(但不局限于)下述各项:
1、 未知/变化中的发射率—多种合金、扰动效应、温度和波长的依赖性以及加工过程中成分的变化等,所有这些都对发射率的不可预见性起着作用。
2、 蒸汽发射:对高压熔化(接近和在大气压以上)而言,熔池或坩埚中溢出的气体会增加或减少热辐射,因此造成误差。 3、 观察孔障碍:对多数仪器而言,信号的任何减弱都会造成温度指示值的下降;观察窗上的污物影响多数高温计的精度。 4、 观察窗玻璃材料:不是所有玻璃都具有同样的透射性能;有的是“灰”色的,而另外一些玻璃的透射性则随波长而发生变化。这会让常规高温计失灵。
5、 校验:行业标准是每年校验一次,但是,仪器的漂移和失效有自己的日程,理想的做法是对工厂使用的所有光学元件都进行校验(观察玻璃或观察镜)。
6、 仪器校准:通过透镜瞄准要求两个光学路程准确重叠,这会影响所有等级的常规高温计。
精密铸造浇注面的确定方法
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影响精密铸件质量、尺寸精度、造型工艺难度。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1.精密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加工面朝下或位于侧面:浇注时,金属液中得气体、熔渣及铸型中得砂粒会上浮,有可能使铸件的上部出现气孔、夹渣、砂眼等缺陷,而铸件下部出现缺陷的可能性下,组织较致密。
a.机床床身的浇注位置,应将导轨面朝下,以保证该重要工作面的质量。其圆周面的质量要求较高,采用立浇方案,可使圆周面处于侧面,保证质量均匀一致。
2.精密铸件的大平面朝下或倾斜浇注:由于浇注时炽热的金属液对铸型的上部有强烈的热辐射,引起顶面砂型膨胀拱起甚至开裂,使大平面出现夹砂、砂眼等缺陷。大平面朝下或采用倾斜浇注的方法可避免大平面的生产铸造缺陷。
3.精密铸件的薄壁朝下、侧立或倾斜:为防止铸件的薄壁部位产生冷隔、浇不到缺陷,应将面积较大的薄壁置于铸件的下部,或使其处于侧壁或倾斜位置。
4.精密铸件的厚大部分应放在顶部或在分型面的侧面主要目的是便于在厚处安放冒口进行补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