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5620mg/kg(大鼠经口);4940mg/kg(兔经口);LC505760mg/m3,8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2000ppm×60分钟,严重毒性反应;人吸入800ppm,有病症;人吸入400ppm短时间,眼、鼻、喉有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豚鼠吸入2000ppm,或7.2g/m3,65资助接触,无明显影响;兔吸入16000mg/m3×1小时/日×40日,贫血,白细胞增加,脏器水肿和脂肪变性。
致突变性: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分离:啤酒酵母菌24400ppm。细胞遗传学分析:仓鼠成纤维细胞9g/L。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醋酸丁酯 简介 英文简称: s-BAC
主要性质:与醋酸正丁酯相似,无色液体、有水果香味,沸点112.3℃(101.3kPA)
相对密度0.872
(20℃/4℃)
闪点31.1℃
主要应用:漆用溶剂、稀释剂,各种植物油与树脂溶剂。还用于塑料和香料制造。
分子式(Formula): C6H12O2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116.16
CAS No.: 123-86-4
物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1、比重:0.878-0.885;
2、含量:≥96%;
3、水份:≤0.4;
4、游离酸(以醋酸计):≤0.010%;
5、不挥发物:≤0.010
实验室制取方法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装置 先加乙醇,再加硫酸(防止暴沸),最后加乙酸, 然后加热(可以控制实验)
乙酸的酯化反应制乙酸乙酯的方程式: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可逆反应、加热、硫酸催化剂)
1、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2、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要保持在60 ℃~70 ℃左右,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3、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硫酸既作催化剂,又做吸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