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迎新变革 人工智能将成其下一个风口
在仓储物流领域,当亚马逊在全球布局智慧物流中心,大力发展无人机、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当京东聚焦无人机送货和自动化物流中心的搭建;当马云宣布加快菜鸟网络布局,打造智能物流骨干节点城市的时候,智慧化物流的大潮已经成为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供给侧,仓储物流解决方案专家林德也将德国工业4.0的先进智能化技术带到中国,推动客户内部物流向自动化的转型。一个拣选叉车从货架中叉取托盘运到中转站,再由托盘堆垛叉车将托盘运到滚动运输机,在运输机终点,林德物流拖车将运送托盘去另一个货架。这一系列动作,通过自主研发的林德搬运机器人都可以实现,而无需司机操控。未来诸多应用都会在网络化系统中连接起来,特别是在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的应用,包括数据分析、操控指令生成、甚至所有叉车产品与货物的实时定位等。
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智能化可以贯穿于物流活动的全过程,它不仅能用于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道路的选择、自动跟踪的控制、自动分拣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等,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机协作、机器人与自动化、无人设备等必将大面积普及,人工智能产品能在物流行业中承担重复和体力任务,提高处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带来更美好的客户体验。
物流信息平台的诗与远方
众所周知,中国物流企业“小、散、乱、差”的现状和诚信体系的缺失,跑路现象见惯不惊至无可奈何。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中国传统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制度规范及监管的缺失,可以说是积重难返,传统物流行业的生态环境构建诚信体系非常困难。俗话说“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但是改变传统物流行业生态何其困难。最初的“车货匹配“平台标榜为“颠覆者”,行业已经分分钟告诉了什么叫做现实,物流信息平台对传统物流行业并非不可或缺,因此,改变传统物流生态远比重构物流新生态困难得多得多!
但是对于新兴的物流信息平台而讲,对同行业之间的意识形态及行为规则有着很强的认同感。
当初“车货匹配”平台被质疑的最致命缺陷是:缺乏安全保障,无法为车、货双方提供交易。如果在物流信息化的新生态下,诚信体系得以构建,联合惩戒机制有效建立,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物流信息平台联合起来构建的新生态及诚信体系会不会逐渐影响传统物流生态,促进整个物流行业进步呢?或许有点理想化,但是未来物流行业的变革发展一定是向着更健康、更有序的方向。
第三方物流运作价值
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面临着的挑战是要能提供比客户自身物流运作更高的价值。他们不仅考虑同类服务的提供者的竞争,还要考略到潜在客户的内部运作。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一般需要从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与客户运作的整合、发展客户运作三方面创造运作价值。
(1)提高运作效率
(2)客户运作整合,第三方物流服务带来增值的另一个方法是引入多客户运作,或者是在客户中分享资源。例如,多客户整合的仓储和运输网络,可以利用相似的结合起来的资源,整合的运作规模效益成为提效率的重要方面。第三方物流整合的复杂性很高,需要更多的信息技术与技能。这一整合增值方式对于单个客户进行内部运作的很不经济的运输与仓储网络也适用。因此表现出来的规模经济效益是递增的,如果运作得好,将导致竞争优势及更大的客户基础。当然,一些拥有大量货流的大客户也常常投资协调和沟通技能及其资产,自行整合公司的物流资源。
(3)横向或者纵向整合
(4)发展客户运作,第三方物流公司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另一类方式是通过发展客户公司及组织运作来获取价值,这种第三方物流服务基本上接近传统意义上的物流咨询公司所作的工作,所不同的是这时候提出的解决方案要由物流供应商自己来开发,完成运作。增值活动中的驱动力在于客户自身的业务过程,所增加的价值可以看作愿与供应链管理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