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小麦连续10年丰收增产的较好局面下,受近几年良种补贴操作方式不尽科学(绝大多数地区以现金方式补贴,起不到推广良种的作用)、最‘低收购价不分品种定价、多品种混种、混收、混储等现象影响,有关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小麦总体品质基本回退到了原点,面粉厂等用户满意度下降。其主要表现是中筋麦偏多,强筋、低筋麦偏少,强筋不强、弱筋不弱;弱筋小麦严重不足,2007年之后大幅减少;近几年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几乎没有达标弱筋小麦。
新的小麦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有利于促进小麦生产和贸易发展。新标准在分析中国小麦质量调查检验数据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小麦硬度分类评价体系。国家粮食局组织专家对2006年和2007年采集的覆盖全国8个小麦主产省份的3500余份小麦样品进行了全面系统检验,在取得大量分析数据基础上,经各有关方面专家、各小麦主产省份和国家有关部门充分讨论协商,确定硬度指数大于等于60为硬麦,小于等于45为软麦,介于其间的为混合麦。总体来看,这将促进小麦生产和贸易发展,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
1955年在中国安徽省亳县钓鱼台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炭化小麦种子。殷墟出土的甲骨有“告麦”的文字记载,说明小麦很早已是河南北部的主要栽培作物。《诗经·周颂·思文》中已有小麦、大麦的记载,说明西周时黄河中下游已遍栽小麦。近年中国发现西藏高原存在麦穗于早期自行断节的普通小麦原始类型散生于普通麦田;新疆伊犁河谷分布有大片的节节麦原始群落,而黄河中游地区早就有节节麦散生于麦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