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钛白粉价格也上涨了10%~15%,2005年一季度生产商再次调高价格约5%~7%,一季度美国市场交货价格为1980~2200美元/吨,欧洲价格为2050~2060欧元/吨,亚太地区现货价格2200~2300美元/吨(成本加运费).2004年一系列产能整合以及需求转强是装置开工率高达95%,预计2005年将达到98%,2009年之前将继续维持高开工率。全球需求按2%~3%/年增速计算,每年需新增9~13万吨产能方可保证供需平衡。中国钛白粉需求快速增长已达到40万吨/年,且半数依赖进口,预计未来新增产能将集中在中国。
产品按晶型分类,有金红石型和锐钛型两种。金红石型产品的产量约占70%。中国钛白粉产品的牌号,按颜料的晶型划分:锐钛型二氧化钛有BA01–01和BA01–02;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为RA01–03。1989年新设计的钛白粉厂产品牌号又增加了CR500、CR501、CR502、CR530和CR520等(C代表中国,R代表金红石型)。
生产方法与工艺流程选择 设计中普遍采用的生产方法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1)硫酸法。设备简单、单位产品成本低,但“三废”量大。选用的原料是含TiO2在50%~60%的钛铁矿或含TiO2在75%左右的酸溶性钛渣,用硫酸分解,冷冻结晶除去硫酸亚铁。酸解工艺取决于原料的化学成分和性能,一般原料中的三氧化二铁含量低、采用高温酸解工艺;原料中的三氧化二铁含量高,采用低温酸解工艺。净化后的酸解液进行水解,水解工艺有三种:自身晶种常压水解、稀释水解和加压水解。
氯化法钛白列入国家重点扶持领域
据了解,钛白粉工艺分为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虽然硫酸法钛白粉工艺在我国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但由于其操作流程长,且硫酸、水消耗高,废物及副产物多,对环境污染大,在行业不断的发展中必然会被逐渐淘汰。
业内专家认为,氯化法工艺代表着我国钛白工艺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国家正在制定的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已经把氯化法钛白生产列入重点扶持领域,但因工艺技术非常复杂,其成熟、完善和推广还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涂料协会副秘书长、钛白专家杨渊德强调,氯化法钛白生产技术先进、优势明显,但马上让更多的企业实施氯化法生产并不现实。氯化法钛白生产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领域,国家将通过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完善财政金融服务和宏观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改善国内氯化法钛白工艺技术自主创新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