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国的鞋文化,就不能不谈'三寸金莲',这种束缚人性的畸形社会现象,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对中国妇女在精神和肉体两方面的歧视与迫害。
骆崇骐:中国在世界上鞋文化里面的是三寸金莲,三寸金莲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甚至有说是孔夫子和秦始皇开始的,那时候因为什么呢?孔夫子时代和秦始皇时代就把选美的标准之一,定为妇女的脚要小,从历史来看,一般都认为是南唐的李后主,他非常喜欢音乐和美色,经常叫一些女在宫殿里面跳舞,地上铺着金箔剪成的莲花,还有六尺高的金色的莲花台
夏季,人们几乎都喜欢穿凉鞋。凉鞋源于古埃及。凉鞋的前身是草鞋。草鞋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凉鞋的发明确是受了草鞋的启发。最初的凉鞋就是用不同质料和颜色制成的草鞋。19世纪末,我国南方有一富商,因易生脚汗,不愿穿皮鞋、布鞋,但穿草鞋感到寒酸,穿上木屐又觉不便,于是请人将木屐的木底换上皮底,又制草鞋的花纹用皮条编成鞋面,从而制成了凉爽而又美观的凉鞋。凉鞋在我国的真正普及,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随着中国丝绸制造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国人开始制作丝绸面料的鞋子,穿用者都是当时的皇亲国戚、达官显贵。
骆崇骐:到了隋唐,靴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在整个政治礼仪上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在秦代以前,所有的官员进入宫殿的时候,都要脱鞋的,甚至于连袜子都要脱掉,但是到了唐代以后,由于政治的开明,官员都可以穿着靴子进朝廷,甚至于妇女都可以把丈夫的靴子穿在脚上,骑着马到处跑,这是政治的开明带来了鞋文化的一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