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大量推陈出新及价格优惠正在加速,车企间或将刺刀见红。![](http://img4.makepolo.cn/img4/107/745/100019310745_15136554326948.jpg)
![](http://img4.makepolo.cn/img4/107/745/100019310745_15136554447162.jpg)
![](http://img4.makepolo.cn/img4/107/745/100019310745_15136554573856.png)
![](http://img4.makepolo.cn/img4/107/745/100019310745_15136554632573.jpg)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新能源汽车包括全新和升级车型在内,共上市45款新车,各家厂商布局速度极快;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终端促销力度正在加大,部分车型优惠额度已经超过2万元。
补贴退坡后,由谁来承担成本将成为一个新挑战。
对此,奇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长卢华平指出,一旦补贴退坡,单车成本将增加1.7万元至2.5万元,“如果厂商分摊,这是死路一条;成本将由三方承担,对消费者来说,明年可能涨价;经销商的商务政策可能缩减;企业内部将再提降本增效。”
回溯2017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退坡,受影响的不止是整车制造商。
一位动力电池企业高管对澎湃新闻记者称,今年国补退坡后,直接影响了整车厂回款效率,加上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上游稀有金属的价格疯涨,这给动力电池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沃特玛电池副总裁钟孟光对澎湃新闻记者称,目前动力电池厂更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2015年前,一台纯电动车50%的成本源自电池,电池太贵,影响了市场推广。通过技术升级和规模化生产,电池成本已经降到35%至40%,这促使动力电池厂商不断地降本增效。未来,改进工艺,规模化生产,自动化水平提升,梯次利用将成为动力电池企业间比拼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