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补课新规定: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有偿补课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规定即日起走读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走读生不准安排早晚自习;小学一、二年级就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2小时以内等。
严禁学校、教师的违规补课行为,各中小学校不得占用学生法定假日、午间休息和自习时间组织集体补课。
其中《规定》明确全省公办中小学校和各级教研机构及其在职教师的三大补课“禁区”: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的有偿补课;在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有偿补课;在职教师参与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或个人组织的有偿补课。
在禁止老师有偿补课的同时,我省要求学校要组织骨干教师为学困生义务补课。
对于高中生补课想必大家都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参加课外辅导班不仅是大部分高中生和家长的“必选动作”,而且“几乎没有不参加的”就少之又少了。
“许多学生的周末不是在补课,就是在补课的路上。”
学生的角度:
1、现在的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任性!看心情,上课想不听就不听,反正之后补课,辅导老师可以单独给我一个人讲。
2、这个老师我不喜欢,所以我选择性屏蔽他的课,还是等着去辅导班吧。
3、周围的同学都在补课,据说效果还挺好,我成绩不好应该是没补课的原因,所以赶紧补起来。
4、我觉得某某老师的能力有限,根本讲不清楚重点。我需要找一个更好的老师帮我更快速的提升。(这是少数情况)
2.教师为金钱所惑。与当今社会一些高收的行业相比,教师心理多少有点不平衡。有的老师认为,老师待遇低、奖金少、生活水平差,通过补课,可以增加收入。于是要求有待遇的补已成为学校补课的“主旋律”,补课也正成为教师经济收入的重要补充来源。 3.学生为家长所逼。他们认为学校补课是对学生抓得紧,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所以家长在假期中要求学校补课的呼声很高。况且假期里,家长对学生的监护作用很有限,孩子的安全令家长头1痛,学习又无人辅导。于是家长认为假期里补课,让其子女有个安全上进的场所,于家庭于学生都有利,是两全其美的事。这一点也为假期的“补课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