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交叉焊缝的构件不注意焊接顺序
【现象】
对有交叉焊缝的构件,不注意通过分析焊接应力释放和焊接应力对构件变形的影响而合理安排焊接顺序,而是纵横随意施焊,结果会造成纵横缝互相约束,产生较大的温度收缩应力,使板变形,板面凹凸不平,并有可能使焊缝出现裂纹。
【措施】
对有交叉焊缝的构件,应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当有几种纵横交叉焊缝施焊时,应先焊收缩变形较大的横缝,而后焊纵向焊缝,这样焊接横向焊缝时不会受到纵向焊缝的约束,使横缝的收缩应力在无约束的情况下得到释放,可减少焊接变形,保证焊缝质量,或先焊接对接焊缝后焊角焊缝。
多层焊不连续施焊,不注意控制层间温度。
【现象】
厚板多层焊接时,不注意层间温度控制,如层间间隔时间过长,不重新预热就施焊容易在层间产生冷裂纹;如层间间隔时间过短,层间温度过高(超过900℃),对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性能也会产生影响,会造成晶粒粗大,致使韧性及塑性下降,会对接头留下潜在隐患。
【措施】
厚板多层焊接时,应加强对层间温度的控制,在连续施焊过程中应检验焊接的母材温度,使层间温度尽量能与预热温度保持一致,对层间的最搞温度也要加以控制。焊接时间不应过长,如遇有焊接中断的情况时应采取适当的后热、保温措施,再次施焊时,重新预热温度应适当高于初始预热温度。
、注意看了一下各位的观点,关于拉杆问题我有一些不同看法。很多人担心拉杆在受压情况下失稳,但没有兼顾雨棚根部与结构的连接。受力都是相互影响的,而结构处理办法的不同对各部位受力的影响是根本原因。如何取系数的目的仅是如何能够通过计算审核,而实质性问题是是否安全。我认为,首先应确定结构整体的受力形态才能够形成力学模型。
我的做法:雨棚根部与结构连接仅限于控制几个自由度,应容许雨棚的少量自我位移。这样可以消耗其动能。如果雨棚自重可以抵抗上飘力,何必去计算拉杆的失稳状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