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触点稳压器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无触点稳压器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无触点稳压器 无触点稳压器目前用可控硅模块的有两种驱动方式,一种是用继电器驱动模块导通,另外一种是用电子三极管电子驱动模块导通。这两种方式在功能和使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继电器驱动要比电子三极管电子驱动要简单方便的多。下面说说无触点稳压器的优点:
1、无触点稳压器响应速度快,这是不争的事实一般能达到40-20ms,适用于精密仪器或要求电压比较严格的场所。
2、无触点稳压器属于电子式稳压器,内部没有触点和磨损配件,适用于无人坚守的场所。
3、无触点稳压器体积小、重量轻、使用过程中没有噪音,适用于办公、楼上和实验室等场所。
以下是无触点稳压器的缺点:
1、无触点稳压器瞬间带载能力差,尤其是用在大容量感性和容性负载上必须把容量放大几倍。
2、无触点稳压器是多个可控硅组成,在市电电压拨动很频繁地时候可控硅在切换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谐波,要是对波形有很严格要求的话请谨慎选择。
{长}{长}{长}{长}
小功率交流稳压器的原理在一些小功率的单相用电设备中,往往要求供电电压稳定才能很好地工作,但往往市电电压都存在着10%的波动,有时还超过此波动值。为此就需要一个交流稳压器对这些设备提供稳定的供电电压,在这里我和大家讨论一下L、C串联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L、C串联型交流稳压电源电路。它是利用磁饱和原理来稳定电压的。我们知道铁磁材料如稳压器的线圈L的铁芯---硅钢片,都有一条磁化曲线,称B-H曲线(H是磁场强度,B是感应强度),当H由O增加时B增加很快,当H>HM时H再增加B基本上不变,这就叫磁饱和,如果用这种磁材料做线圈L的铁芯,再给L通以不同的交流电流I,则L两端的电压U曲线将随着变化,当I大于某一个值(IM)时铁芯进入饱和状态,I的继续增大从基本上不变,因此我们如将线圈的电流选在I>2~4IM处就可获得较好的稳定的输出电压。
现在来看交流电源是如何工作的。由于电路由L和C串联而成,因C和L的阻抗是相互抵消的,所以它们的总阻抗等于Z总=LR-CR,因此,流过线圈L的电流增大,适当选配电容C和L的数值使得流过L的电流等于4IM左右且使L上的电压等于所需的电压,这时铁芯将达到一定的饱和深度,当电源电压发生变化时反映在L-C串联电路的电流也会变化,但是要U>HM(I>IM)则输出电压基本不变,此时电容C两端的电压可达400多伏左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C对50HZ交流电源的阻抗是一定值,其两端的电压等于流过它的电流I和容抗ZC的乘积,UC=I*ZC由于线圈L的加入,使流过C的电流增加,所以UC当然也增加了,举个例子设电容为6UF,则容抗为ZC=1/2πFC=530欧,如果直接接入220伏交流电源上,则电流为IC=220/530=0.4安。由于L的加入,使流过C的电流增至0.8安,此时电容两端的电压UC=530*0.8=424伏。可见这种C-L串联式交流稳压电源C两端的电压是较高的,选用电容时要选用耐压为600V以上的电容。
{长}{长}{长}{长}
冬天为什么家里的空调开不起来可以用稳压器吗?
随着现代人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生活电器或其它的物质要求也有所提高,这就意味着电网的压力逐年的增重接着就会导致发电机组的负荷过重随着就是电网线路过载产生了压降,最终到了用户那里就没有正常的电压了.尤其现在冬天来了,室内的温度低了一般家里和一些单位都会开空调或者暖气直接就导致电压下降,到了线路末端的电压更低,一般空调的电压不能低于200V,要是低于这个电压的话那就导致空调不工作在这个情况下最h不要使用空调,想完全解决电压的问题,我建议选择稳压器来把电压提升到220V后再用.
在这里我教你怎样来选择适合你家电网的稳压器,假设你家里的电压最d不会低于160V-最g不会高于250V的这种情况下我建议选择机械式交流稳压器.这款稳压器要比继电式稳压器价位上要高一些但是在使用的可靠程度和故障率上远远低于继电式稳压器.在选择容量上要是电压低最h选择你负载容量的2倍作为你家用稳压z理想.
{长}{长}{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