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政访谈1-王有政字画作品收购回收初秋的北京,骄阳仍然似火,记者访问了来自黄土高原的名国画家王有政先生。没想到这位国家一级美术大师会这样随和,谈笑间常常流露出农民般质朴的笑容。他侃侃而谈,沉稳的言语里充满自信,慈善的目光中透射出睿智。在绘画道路上勤苦求索多半生。黄河奔流,在黄土高原上冲出了一个晋陕峡谷,峡谷东边是山西、西边是陕西。1941年,王有政出生在晋南黄河边上万荣县西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其祖上世代以耕读传家,爷爷王镛是清末举人,母亲薛舜琴曾在女子学校任教。王有政自幼受到良好而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的书画基因,即是受之于喜爱书法的爷爷、父亲和爱窗花、刺绣的奶奶、母亲。万荣县民族文化传统深厚,女娲用黄土造人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全国名的后土祠,就是祭祀女娲娘娘的名胜古迹。但与其说是伟大慈爱的女娲娘娘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种下酷爱黄土的种子,不如说是留在黄土地上的美好记忆让他无法从这里走开。在故乡的黄土地上,幼年的王有政跟随乡亲们烧香敬神、看戏学戏、买年画、贴春联、闹社火、走亲戚、参办红白喜事……这些都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感念不尽的记忆,也成为这个黄土汉子在后来的绘画创作中取之不尽的宝藏。诚如王有政在他的《我的乡间小路》中所说:“我偏爱农村,这与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热爱农村、熟悉农村是分不开的。我确信童年时代在心中播下的爱与美的种子,对艺术家的一生都起着深刻的影响。”虽有黄河相隔,古都西安却是晋南学子们理想的求学之地。少年王有政也在家庭的支持下来到了这里,顺利地考进了西安美术学院附属中学,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又考上了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专业。
王有政访谈4-王有政字画作品收购回收 几十年以黄土人情为题作画,王有政已经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乡间小路。在全国美展的第五届﹙1979年﹚、第六届﹙1984年﹚、第七届﹙1989年﹚、第八届﹙1994年﹚、第九届﹙1998年﹚上,他都以自己扎实的功力获得各种奖项,并有6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永收藏。即使这样,他对自己的绘画创作仍不满足,还是一如既往地耕耘着,如同他画中的老乡般不知倦怠。获奖经历
王有政,陕西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代表作《悄悄话》获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捏扁食》、《倦旅图》分别获六届、七届全国美展铜奖。《王有政画集》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
王有政,长安画派代表性画家;1941年5月生于山西万荣县。196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专业。曾任陕西省群众艺术馆美术创作员员。现为中国美协会员,陕西省美协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特殊津贴的专家。陕西国画院创作研究室主任。1979年作品《悄悄话》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1984年作品《捏扁食》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牌奖,作品《翠翠莉莉和姣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作品奖。1989年作品《倦旅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牌奖。1994年《母亲我心中的佛》获第八届全国美展秀作品奖。1999年《读》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牌奖。六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王有政画集》、《中国名家作品精选——王有政》。历时四年,我省名书画名家王有政、杨光利合作的作品《纺线线——延安大生产运动》,于2009年8月6日正式通过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艺委会终审。这为陕西艺术界赢得了荣誉,也为新中国六十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