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机械日常维护保养
1)整齐 a)原材料堆放整齐。 b)维修工具、零散配件收于工具箱内放好。 c)塑料周转筐堆放整齐、卫生用具整齐摆放于规定位置。 d)严禁放置易燃品机台上严禁放置工具和辅料。 e)备用部件应保持清洁、上油防锈按规定位置存放整齐。 f)设备整机部件完好。
2)清洁 a)开机前清洁生产线上产品接触面做到清洁、无杂物。 b)外观及周围场地干净无杂物、油污。 c)背面传动室清洁机体表面、直齿箱、差动机、同步轮。 d)机台外表面场地卫生清扫通道、机台下方并擦净窗台墙脚。 e)电控装置应保持清洁完整。
3)润滑 a)各切刀、对切滚筒、油毡应保持湿润及时添加润滑油。 b)检查链条润滑状况并对不足者加润滑油。 c)对主要轴承检查是否润滑良好有无出现高温或异常声音。 d)擦洗橡胶件、塑料件、油漆件时只能用水和酒精。
4)安全 a)生产线运行中出现异响及时停机调整。 b)各皮带、同步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c)内外切刀调整合适。 d)定时巡检电气设备运行状况。 e)随时巡检电控柜、操作台上电控元件、各电机、电磁阀等工作状态。 f)经常观察各部分工作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修。 g)整机无失效的零部件。 无纺设备:记录完好、清晰、完整、正确并按时填写有关保养记录。
国内的针刺机标准不改发展难
针刺机非织造布产品的标准缺口大、修订滞后等标准化问题同样受到生产应用各方的重视。一方面,产品生产者往往注重产品一般性能,使用纺织行业起草的有关推荐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而产品使用者往往注重的是产品工程性能,使用的是相关行业规范,矛盾较大。
专家也指出,产业用纺织品涉及了安全、卫生、环保等领域,按照标准化法应该制定强制性标准,但现有的强制性标准却较少,因此也影响了标准各项指标要求难以统一,执行力度也受到影响。
另外,标准体系没有与国际接轨。鉴于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归口管理力度不够,没有密切关注和专门研究国际和国外先进产业用纺织品标准的机构,对相关标准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采用不够,造成指标要求和检测方法与国际标准制定不一致。这种不接轨直接导致了出口企业生产供货时要么被动接受客户要求,要么加大对外商特定测试和产品认证,企业自身的产品设计和开发均陷于盲目。山东纤检局刘永贵举例,GB/T17639-2008标准引用了20个标准,其中只有5个标准等效、1个标准修改了国际标准,竟没有一个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吴雄英也提到,他从实际工作中对比,我国和ISO现行的针刺法非织造产品方法标准对照很多没有对应标准。
产业用纺织品用途不一,本身具有其他纺织品所没有的陌生和复杂性,对产业用纺织品有关环节的所有人员包括专家在内都是一种考验。即使像土工合成材料和医用纺织品类标准有一些,仍不能覆盖全部产品,制约了行业发展。因此,业界的共识是,充分调动发挥各级产业用纺织品协会的积极性和作用,加快产业用纺织品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共同推动国针刺机产业的标准化工作规范运行。
针刺机的预针刺工艺过程介绍
预刺:针刺机主传动通过曲柄-连杆机构驱动针梁、针板和刺针一起作上下往复运动。蓬松的纤网在喂给帘夹持下送入针刺区。当针板向下运动时,刺针刺入纤网,纤网紧靠托网板。当针板向上运动时,纤网与刺针之间的摩擦使纤网和刺针一起向上运动,纤网紧靠剥网板。喂入和输出速度相配合,可以间歇步进,也可连续运动。纤网通过针刺区后,具备一定的强力、密度和厚度,然后再送至主针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