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项目动作:
1、实地调研及形成项目运作方案
⑴ 调研方案的准备;
⑵ 管理人员座谈会及管理变革动员大会;
⑶ 调研各部门和各工作现场;
⑷ 企业管理运作体系分析;
⑸ 编写调研报告;
⑹ 排兵布阵——管理变革进程表;
⑺ 确定建立管理变革实施的程序和关键战役;
⑻ 陈述调研报告,并与企业高层沟通;
⑼ 将《管理变革进程表》分解为月推行计划、周项目任务书。
2、人事行政管理
(1)组建管理变革领导小组;
(2)召开管理变革例会,并逐步形成模式;
(3)组织结构优化与人员调整;
(4)《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调整;
(5)以天为单位的考核机制和PK机制的建立;
(6)横向问责机制的建立;
(7)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
(8)部门沟通机制的建立;
(9)内部管理信息传递模式的建立;
(10)《会议管理制度》的推行;
(11)《稽核管理制度》的推行;
(12)开展人心改造活动:
A企业文体活动的组织;
B核心团队成员述职模式的建立;
C内部竞聘机制的建立;
D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E开展优秀员工及先进管理者评选活动;
F员工大会、部门周例会、员工早会机制的建立;
3、销售管理
⑴组织订单评审会,进行订单交期分解。对原有订单要求信息(交期、产品要求、服务要求、特别要求)评审、订单回传确认与变更机制失控点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及责任追究机制,优化订单进入控制模式。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销售人员、PMC人员、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品管人员、采购人员,形成新的工作习性;
⑵对销售部门与各相关部门的衔接失控点(发货、客户技术资料转换、客户配件与赠品等)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销售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⑶对订单按时完成情况的统计及信息传递机制失控点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销售人员、PMC人员、成品仓管员新的工作习性;
⑷对原有客户投诉、退货处理机制进行失控点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总经理、销售人员、品管人员、品质责任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⑸围绕订单的实现和处理举行相关活动,掌控订单信息,训练销售人员对订单信息管制新的工作习性,准确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A、组织客户交流活动,训练销售人员新的工作习性,约束客户随意行为;
B、开展客户分类管理活动,训练销售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C、开展订单清理活动,训练销售人员、PMC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4、生产系统管理
(1)对原有生产指令的形成、下达过程中的失控点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组建PMC部统筹生产)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销售人员、计划人员、生产管理人员、采购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2)对原有生产性物料的请购过程的失控点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由物控员统筹安排)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物控人员、生产管理人员、采购人员、仓管人员、财务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3)对原有采购进度跟进的失控点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由物控员或物料稽查员督促、监督采购员跟进物料)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物控人员、采购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4)对原有仓库的收料、保管、领发料、退补料过程的失控点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由物控、财务人员监督仓管员的行为)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仓管人员、物控人员、生产管理人员、采购人员、财务人员、品管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5)对原有生产异常处理过程中的失控点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建立生产异常处理机制,由PMC来统筹管控)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品管人员、PMC人员、采购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6)对原有生产系统数据统计及应用过程中的失控点(无数据、假数据、统计不及时、不用数据做考核)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建立数据统计、流动、应用管理、管制机制)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PMC人员、生产管理人员、仓管人员、采购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7)举行生产改善专项活动,汇集群体智慧,训练生产管理人员与生产员工、技术人员、仓管人员生产管理改善意识、生产效率意识、成本意识,优化改善动作。
A生产协调会,训练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品管人员、PMC人员、采购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B劳动技能竞赛,训练作业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C产能提升战役:训练生产管理人员、生产员工、PMC人员、技术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D车间与班组PK机制,训练生产管理人员、生产员工、技术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E库存及呆废料处理活动,训练PMC人员、仓管人员、采购人员、销售人员、生产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F采购准交率提升战役,训练采购人员、PMC人员、仓管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G生产现场物料清理及责任追究活动,训练生产管理人员、生产员工新的工作习性;
H目视化(看板)管理,训练生产管理人员、生产员工、品管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8) 日计划模式的导入。通过“滚动排查,前推后拉”导入主计划、主排查,周计划、周排查,日滚动冷冻计划及日滚动排查的计划模式。
(9)日备料模式的导入。建立以“滚动排查、前推后拉”为基础的多重备料机制,为日计划的达成创造条件。
5、品质管理
(1)对原有来料检验过程中的失控点(无IQC、无规范、不报检、仓库代检、不按标准检、检验结果处理不及时、与供应商勾结、损坏企业利益、来料检验数据未发挥作用、无考核、漏检、对检验结果不承担责任等)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形成品质对采购、仓管的横向制约)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品管人员、采购人员、仓管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2)对原有制程品质检验过程中的失控点(无品管员、仅依赖车间自检、检验无标准、品管无权威、无首件检验、无巡检或巡检偷懒、品管无责任、检验记录不完整或不应用记录等)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建立互检、全员品质改善、对员工作业行为的改善、品质活动策划、责任分解到个人,形成品管对生产的横向制约)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品管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生产员工、技术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3)对原有成品检验失控点(无品管员、不检验、检验不及时、漏检、不按客户要求检验、不按标准作业、不合格品处理不及时)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形成品管对生产、仓管的横向控制)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品管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生产员工、成品仓管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4)对原有品质异常处理失控点(对品质异常处理不及时、不预防、不深究或无纠正措施)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建立品管对异常的统筹处理机制,并承担责任)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与品质管理相关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5)对原有品质检验状态(来料、半成品、成品无品质标识)失控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与品质管理相关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6)品质攻关模式的建立或优化,训练品管人员、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生产员工新的品质意识;
(7)对原有品质统计分析失控(无统计、无数据、假数据、无分析、无应用、无责任、周期长)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品管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8)建立物料品质的多重排查机制,确保上线物料的品质正常。
(9)举行品质改善专项活动,汇集群体智慧,训练品管人员、生产管理人员与生产员工、技术人员品质管理意识。
A品质周例会,训练品管人员、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采购人员、PMC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B案例分析会,训练与品质改善相关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C客户投诉检讨会,训练销售人员、品管人员、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采购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D供应商品质改善活动,训练采购人员、技术人员、品管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E员工自检、互检活动:训练作业人员新的工作习性;将品质责任落实到到人;
F开展全员品质意识教育活动:训练全员新的品质意识,将品质责任落实到个人。
6、技术管理
⑴对原有产品技术资料输出、变更、使用过程中的失控点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形成技术对生产、品质的支持系统)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品质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生产员工新的工作习性;
⑵对生产员工的随意作业行为(无作业标准、有标准不按标准作业、不承担责任、无培训、无检查)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及责任追究机制。运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生产员工、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标准化、职业化的工作习性,减少对员工个人经验的依赖;
⑶对生产工艺的不合理性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及责任追究机制。运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生产员工、品管人员新的工作习性,强化技术对生产的支持;
⑷开展“工艺检查”活动,完善标准,检查员工违规作业的行为,并追究责任。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员工按规定做事的习惯;
⑸开展技术积累活动与技术改善活动,汇集群体智慧,训练品管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生产员工、技术人员新的工作习性,并不断创新、完善工艺,提升企业技术竞争能力。
A技术交流活动,训练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B专题技术改善活动,训练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C样板小组改善活动,训练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D开展技术资料的评审、审查、校对、修正、完善活动,训练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7、财务管理
⑴对原有物资盘点过程的失控点(无盘点或无组织、周期长、仓库自己调帐、财务不监督、盘点做假、盘点作业不规范、盘点数据不考核)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形成财务对仓库、物控、车间等部门的监督机制)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财务人员、仓管人员、参加盘点人员及相关人员新的工作习性;
⑵对原有账务处理过程的失控点(单据不进财务、单据变更随意、单据传递不及时、假单据、责任无法追究、财务不作为)进行分析,设计新的控制点(形成财务对各种单据的监督机制)及责任追究机制。利用中欧独创的稽核体系,训练财务人员、仓管人员、采购人员、PMC人员新的工作习性,提升账务处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8、稽核体系建立
⑴组建稽核中心;
⑵开展稽核专题竞聘活动,训练稽核专员;
⑶《稽核中心部门职能、稽核人员岗位职责》的建立;
⑷《稽核管理制度》的推行、组织稽核专题培训;
⑸《问责制》的推行;
⑹ 开展稽核案例分析会;
⑺组织开展稽核沟通会;
⑻定期发布《稽核战报》。
以上内容设计可依企业的实际情况调整,具体实施方案以调研报告中《管理变革进程表》为最终项目实施依据。
四、项目目标:
1、系统的分析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理清解决问题的程序和重点;
2、设计合理高效的组织架构,明确并优化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
3、针对关键管理岗位的工作绩效,建立考核体系,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并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4、建立以 “敏捷生产模式”为基础的企业运作控制体系,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交货速度有较明显的提升;
5、以企业的事训练企业的人,训练与改变企业人员的工作习性。
(中山,佛山精益生产咨询,精益生产咨询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