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鸭,学名-疣头鸭,南方对其俗称火鸭,北方对其俗称火雁,该物种源于美洲雁,后引入我国云贵高原繁衍至今。在我国贵州省的南部山区生活着一种奇怪的鸭子,当地人都叫它“火鸭”,又称憨包鸭,是一种稀有的特禽珍品。 因其体大肉多,富有野味而深为消费者所喜欢。市场上高档酒店里火鸭的卖价高达300-500元/只。即使在当地的售价也比普通鸭子高3倍-5倍。火鸭具有较高的肉用、药用、观赏等价值。它饲养条件要求不高,抗病力强,比较容易饲养成功,具滋阴壮阳,保肝益智,祛病健身之功效,并且有产蛋率高繁殖快,耐粗饲(以草食为主),适合旱养圈养等,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兴新养禽类。
生活习性
具有耐寒性和杂食性等多种性能。
火鸭是一种驯化时间比较短的品种,本身具有飞行和下水的习性,不过水性比其它鸭子差,人工驯化的过程中,特意退化它的下水习性,以适应山区或缺水地区的饲养,所以火鸭比其它鸭子耐旱耐高温。其实火鸭就是番鸭、北方俗称火雁,只不过是农户随意跟其他家鸭杂交而产生了不同的羽色而已,如果仔细观察,他们都叫疣头鸭(学名),鼻子上的肉瘤是极其相似的,之所以这么多名字只不过是商家用来炒作的噱头而已。)
合群性
火鸭
火鸭合群性强,只要有比较适宜的饲养场所和条件,它们都能在采食和繁殖等方面合群生活得很好。火鸭性情温驯,不怕人,耐粗饲,善觅食,可小群放养或大群圈养。
耐寒性
火鸭对气候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既耐寒又耐热,只要饲养条件较好,在冬春季节温度较低时,并不影响它的产量和增重。
杂食性
由于火鸭的嗅觉和味觉并不发达,因此对饲料的香味要求不高,能吞咽较粗大的食团并贮存在食道膨大部,肌胃内压高,经常存留砂砾,能很好地靡碎食物。因此,火鸭一次性食量较多,且食性颇广。
生产性能
据测定,在当前农家饲养条件下,火鸭平均初生体重为40克,饲养11周龄公火鸭体重为3500克,成年母火鸭体重为2500克。肉料:1:2.80-3.40。成年公火鸭半净膛屠宰率为74%,母为75%,平均肝重360克以上。饲养6个月产蛋,年可产蛋250枚-280枚,平均蛋重70克,最大的重100克。
饲养
火鸭
四川地区称:贱鸭(四川方言“贱”有“易于养活”之意,) 。这种鸭子具有野性,会飞。最大特点是贱鸭是自己孵蛋的,这是其他鸭子所不具备的。这种鸭子腹腔狭小,所以相对于普通鸭子而言,同样重量的鸭子,火鸭纯肉比重更高。
场地
1、合址要环境僻静。
2、地以背风向阳,坐北朝南,地势较高为宜,运动场坡度以30度为宜,土质以砂质为好。
3、也可利用各闲房及空间笼养等。
周期
1、育雏火鸭(1-30日龄):控温:1日-3日龄30℃-31℃,4日-10日龄25℃-26℃,11日-20日龄21℃-24℃。平地育雏,地面上应铺松软稻草,并分隔小栏,7日内每小栏雏火鸭50只-70只。由于雏火鸭有睡堆天性,因此要有人日夜值班,每隔1小时用手轻轻拨弄赶堆一次,防止打堆压死闷死,一周后调整密度。开食,先饮水后喂料,饮水中加入适量复合维生素B剂,要有充足饮水器备足清洁水,千万不能断水。饲喂次数一般10天内每天7次,10天后每天4次-5次,并进行防疫注射。
2、育成火鸭(31日-70日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10只-15只为宜,1月龄后火鸭每平方米10只-15只为宜,1月龄后火鸭生长速度加快,尤其2月-3月龄之间生长速度最快,所以也是火鸭食量最多的时期,需要全价料供给,以保证其快速生长的需要。在这个时期,有两次啄羽高峰,一是1月龄尾羽生长时,二是2月龄后翼羽生长时;为了减轻啄羽,应注意增加含硫氨基酸和治疗啄羽方面的添加剂,如羽毛粉、停啄灵等。
3、育种火鸭:70日龄后按1:5-6选留公火鸭,选留母火鸭要头小、颈长、眼大;公火鸭应为体大、健壮、灵活,饲料可选用蛋鸭或蛋种鸭全价饲料,同时注意饲料中钙、磷比例,产蛋高峰期注意蛋白含量和喂料次数,以利于达到高产稳产。在产蛋期可在地上垫些松软稻草利于母火鸭产蛋。
怎样给雏鸭保温 在前面我们为大家讲解了关于养鸭的知识,编辑近来有总结了鸭的相关知识,前来跟大家分享。 温度是育雏鸭(青年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只有温度适当,雏鸭的体热消耗少,生长发育快,成活率才高。采用伞形保姆器育雏,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育雏方法,只要有电源的地方就可使用;此外,还可用火炕加温育雏。用火炕加温育雏必须将烟雾和有害气体导出育雏室,防止雏鸭一氧化碳中毒。雏鸭在一日龄时,保姆器下的雏鸭实际温度应保持在30—32℃、室温保持在22—24Y,以后随日龄增加,每日降低1Y,直至以环境温度一致后不再降温。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升温或降温要以雏鸭的行为和表现为准,尽量满足雏鸭对最佳温度要求的反应。例如:在温度过低时,雏鸭怕冷会靠近热源扎堆,互相取暖,往往造成压伤或窒息死亡;温度过高时,雏鸭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温度正常时,雏鸭精神饱满、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绒毛光亮,伸腿伸腰,分布均匀,静卧无声,吃食,饮水,排泄正常。 怎样做好鸭舍的消毒 家禽的养殖,预防疾病的关键就是及时有效的做好消毒工作,随着气温的升高,更要积极做好鸭舍的消毒工作。那么鸭舍的消毒工作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同小编一同看看吧。 1、注意消毒频率。一般情况下,每周不少于两次的全场和带鸭消毒;发病期间,坚持每天带鸭消毒。 2、遵循消毒的先后顺序。鸭场消毒时要遵循先净道 (运送饲料等的道路)后污道 (清粪车行驶的道路);先后备鸭场区,后蛋鸭场区;先种鸭区,后商品鸭区。鸭舍内的消毒桶严禁借用或混用。 3、确保有效的消毒效果。目前可用于饲养场环境消毒的药物有醛类、碱类、卤素类、过氧化物类和季铵盐类等。消毒前先要进行清扫冲洗,然后再喷洒药液消毒。选择消毒药物时除要确定合适的用药浓度,还应考虑用药成本。 雏鸭的试水开食,对雏鸭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雏鸭的试水开食,对雏鸭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雏鸭第一次饮水和取食时,先饮水,后开食,对雏鸭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先饮水有利于排泄胎粪,引起食欲,提高雏鸭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雏青年鸭出壳后24小时,羽毛已干,脚能站稳,能打转,状似觅食,用手试之,能伸颈张嘴发出叫声,这时就用饮水器,喂给0.02%抗生素或多维,可防肠道疾病并补充维生素。 雏鸭试水后,就可以开食了。一般可把熟的硬米饭或“鸭花料”(颗粒大小以1mm~2mm为宜)或全价混合粉料撒在或铺在地上的草席或深色塑料薄膜上,并作招呼声,使雏鸭自由采食。这样,边食边撒,经1天~2天调教训练,雏鸭便会自行采食。雏青年鸭开食后,饲料不但数量要足,而且质量要好,要有能满足鸭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雏鸭一般要求饲喂高蛋白质(20%~22%)、高能量、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混合的全价料。饲喂次数:前两周每3小时喂1次,昼夜饲喂,两周以后改为每4小时1次,20日龄以后每6小时1次,间隔时间均等,昼夜饲喂,每次喂料后都要饮水1次。 一般5日龄后就可训练雏鸭下水活动,但雏鸭全身的绒毛容易被水浸湿下沉,体弱者还会被溺死。因此,要有专人守望,加以调教,嬉水片刻要及时上岸休息。每日清除栏内青年鸭粪,垫草要勤换勤晒,食槽要经常冲洗干净,禁止饲喂腐败变质饲料,并保持周围环境卫生。除此之外,还要防止惊群,预防兽害,夜间开灯加强值班巡视,经常清点鸭数,做好饲料消耗和死亡记录。 同一批雏鸭,要按其大小、强弱等不同分为若干小群,以每群300只~500只为宜。以后每隔1周调整一次,将那些最大、最强的和最小、最弱的雏鸭挑出,然后将各群的强大者合为一群,弱小者合为另一群。这样各种不同类型的鸭都能得到合适的饲养条件和环境,可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育雏期间,常因温度控制不当,雏鸭互相堆挤,被挤在中间或压在下面的鸭,轻则全身“湿身”,稍有不慎,便受凉致病,甚至窒息死亡。有的温度虽正常,但在食后休息或光线较暗时,雏鸭也有互相堆挤的现象。管理人员要随时注意,尤其在雏金定鸭临睡前和睡着后,要多次检查,发现扎堆要及时分开。分堆与保温工作要结合起来。15日龄前,尤其是5日龄的小鸭,日夜都要精心照管。 怎么喂养雏鸭? 如何喂养雏鸭和喂养雏鸭的方法 鸭放牧的方法 鸭的觅食能力很强,是鸭一生中最适于放牧的时期,但不同的放牧场地,采用何种放牧形式最为有利,是有讲究的,最常见的放牧方法有3种。 【雏鸭饲喂】 1周龄以内的雏鸭以自由采食为宜。保证食槽内都有饲料,但要注意的是,食槽内的饲料不能余料太多,做到少给勤添,以防腐败。1周龄后每天喂6次,2周龄后每天喂4次,3周龄后每天喂3次。雏青年鸭养殖应注意饲养密度,如密度过大,影响生长发育,且容易患病;密度太小又影响经济效益。一般育雏的密度:1周龄时,每平方米20~25只,2周龄15~20只,3周龄10~15只为宜。 【种鸭饲养管理】 种鸭饲养要做到定时、定量、少给勤添,饲料用全价的蛋鸭料。运动场内放些细小沙石让种鸭自己寻食,以利消化,若是采用圈养的,每天上午10点左右喂些青饲料以补充维生素,可提高蛋受精率。种青年鸭要让其运动,以防止脂肪过多影响产蛋,要搞好鸭舍卫生,至少每半个月消毒一次。 【开水开食】 开水方法为:将一张塑料布铺开,四周用木棍垫起,其中一边适当放低,有利放水,再将洁水倒入,水最深的地方不超过雏鸭膝关节为宜。冬季可加温水,水中放些米饭或细绿萍。然后将雏青年鸭放入水中,每平方米放30只为宜,且每次更换洁水,促进胎粪排出,开水的同时进行开食,一般用夹生大米饭为宜。3日龄后加入全价配合料,10日龄后可完全喂全价饲料。 【保湿保温】 青年鸭喜水,但最怕高湿,如湿度太高,容易造成呼吸困难。另外,湿度适宜会给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带来良好的环境,雏鸭极易感染疾病。相对湿度保持在65%以下为宜。温度是影响育雏率的关键因素。育雏室开始温度一般为30℃,以后逐日下降,20日龄后一般达到室温即可。保温的关键是“看鸭施温”,如温度太低雏鸭轻则啼叫,重则往热源下相挤打堆,造成压死。冻死;如太热则远离热源,张口呼吸,严重时也会造成一些伤亡。若雏鸭在室内三五成群自由活动。食后静卧无声,说明此时的温度处于最佳状态。 【育成鸭饲养管理】 30日龄后,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可适当降低,60日龄后实行限饲,每天每只鸭的饲料量按正常量的60%喂给,或者一天喂二次,总量按65%喂给,一是可以降低成本,二是可使开产期推后,以利高产。至90~100日龄,要喂给全价的青年鸭料,以自己采食为主,育成鸭应该按大小,体质强弱进行分群,一般100只为一群,有条件也可50只为一群。同时,由于采食量的增加,排泄物也增多,应加强鸭舍内和运动场清洁卫生,每日打扫,及时清除粪便,保持舍内干燥,防止垫料潮湿,另外每天观察鸭的精神状态,发现吃料不多,不吃、精神不好的应及时挑出治疗,进行单独饲养。 【卫生防疫】 每天清除鸭粪,更换清洁的垫草,鸭舍及四周每星期至少用消毒液全面消毒一次。应经常观察青年鸭群精神状态,如有采食较少或体质较弱的,要单独管理。同时注意做好疾病的防疫工作,1日龄时,可皮下肌注0.5~1.0毫升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20日龄时,每只鸭注射1.5~2头份的鸭瘟苗,60日龄时注射禽霍乱疫苗。
雏鸭的消化道较短,胃肌容积小,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雏鸭时,每次不宜喂的太多,只喂六、七成饱,若一次喂的过饱,易造成消化不良;又由于雏鸭胃肠容积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数少,使雏鸭饥饿时间长,就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两周龄内的雏鸭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采食的食糜5分钟就可达到肠胃,20分钟达到十二指肠,2小时开始排粪,4小时排空。喂食时间超过4小时,雏鸭就处于饥饿状态。一般地说,雏鸭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数越多。在育雏初期(即一周内)要做到少喂料、勤添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雏鸭活动。
1、一条龙放牧法:由二至三人管理,最有经验的人在前面领路,另有两名助手在后方的左右侧压阵,使鸭群缓慢前进。这种方法适用于将要翻耕、泥巴稀而不硬的落谷田,宜在下午进行。
2、满天星放牧法:即将鸭群驱赶到放牧地区后,不是有秩序地前进,而是让它散开来,自由采食。这种放牧方法适于干田块或近期不会翻耕的田块,宜在上午进行。
3、定时放牧法:春末到秋初一般采食4次,即早晨采食2小时;9-11时采食1-2小时;下午2点半至3点半,采食1小时;傍晚前,采食2小时。秋后至初春气候冷,日照时数少,一般每日分早、中、晚采食3次,饲养员要选择好放牧场地,把天然饲料丰富的地方留作采食高潮时放牧。
鸭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