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浸出湿粕脱溶基本原理
1. 湿粕脱溶的目的;尽可能完全彻底的脱除湿粕中残留的溶剂,并对粕的各个指标进行相应的调节,使粕出库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2. 湿粕脱溶的基本原理;是借助于加热,使湿粕中的溶剂获的热能而汽化,从而与粕分离,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溶剂从固相转移到汽相过程。
3. 溶剂在粕中存在的状态;
(1) 结合状态,是湿粕细胞内部的溶剂和湿粕毛细管中的溶剂,这类溶剂与湿粕结合强,除去较为困难。
(2) 非结合状态,溶剂存在湿粕表面的及孔隙中的溶剂与湿粕结合较弱,脱除较为容易
4. 湿粕脱溶的基本过程;在脱溶开始时,溶剂在粕一表面进行蒸脱时,主要去除与粕呈非结合状态的溶剂,这个阶段是蒸脱的第一阶段叫预脱溶段(恒速段)当蒸汽渗入物料内部后与粕呈结合状态的溶剂分离,是蒸脱的第二阶段叫脱溶阶段(降速阶段)为了强化脱溶效果,在脱溶中,应使物料处于不停的翻动状态。
5. 湿粕脱溶的工艺要求;
(1) 湿粕粒度大小要适宜;过小则粉末度大,过大又不易蒸脱。
(2) 湿粕含溶量要低;可减少脱溶机的工作负荷,同时相应减少冷凝器的冷凝面积,从而降低能耗。
(3) 装料要适当;蒸脱机的料层高度要低些,有利于料层蒸脱,但相应影响产量,高料位高度要1~1.5米.
(4) 控制好蒸脱温度;温度较高可缩短椰脱时间,汽相温度应控制在70~75度之间,太高会对蒸脱机产生正压,准度却效果不好,太低湿粕中残溶蒸不尽,影响粕的质量及消耗过高,高料层温度应在110~115度之间。
(5) 保证蒸汽质量;一般要求蒸汽压力不低于0.8mpa,这可根据生主量来定,直接汽压力不宜太高会影响粕的质量。
(6) 粕的翻动要好;有利于直接蒸汽与粕充分接触,降低溶耗。
(7) 保证蒸脱时间;湿粕中的溶剂基本达标要30~35分钟,出粕时间40~45分钟。
6. 影响脱溶效果的因素;
(1) 湿粕的性质;1.溶剂在溃烂粕中的存在的状态 2.粒度的大小 3湿粕的水分
(2) 湿粕的温度;
(3) 湿粕的含溶量;
(4) 水蒸汽的状态;
(5) 脱溶设备的结构;1.料层高度 2.搅拌速度 3.直接层的汽孔径
蒸脱时间;一般控制在40~45分钟。
郑州鼎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粮油工程设计,菜籽油浸出、棉籽油浸出以及浸出设备的知名企业。公司设计的产品品质好,出油率高,运行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