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实际上就是谷氨酸的钠盐,因味特鲜故被称作味精。20世纪20年代,吴蕴初先生在上海天厨味精厂,为我国制造味精的先驱者。因价贵,只有少数富有者使用,所以产量不大。当时是以麸筋为原料,经水解得到谷氨酸,经氢氧化钠中和并经活性炭脱色除杂,最后获得白色谷氨酸钠结晶。此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物口感的追求,促使全世界味精工业的大发展。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味精工业发展很快,成为重要的食品行业,年耗大量的活性炭。
味精专用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炭物质, 它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构造, 是一种极优良的吸附剂, 每克味精专用活性炭的吸附面积更相当于八个网球埸之多. 而其吸附作用是藉由物理性吸附力与化学性吸附力达成. 其組成物质除了炭元素外,尚含有少量的氢、氮、氧及灰份,其結构则为炭形成六环物堆积而成。 由于六环炭的不规则排列,造成了味精专用活性炭多微孔体积及高表面积的特性。
味精专用活性炭可由许多种含炭物质制成,这些物质包括木材、锯屑、煤、焦炭、泥煤、木质素、果核、硬果壳、蔗糖浆粕、骨、褐煤、石油残渣等。其中煤及椰子壳已成为制造味精专用活性炭最常用的原炓。味精专用活性炭的制造基本上分为两过程,第一过程包括脱水及炭化,将原料加热,在170至600℃ 的温度下干燥,並使原有的有机物大約80%炭化。第二过程是使炭化物活化,这是经由用活化剂如水蒸汽与炭反应来完成的,在吸热反应中主要产生由CO及H2组成的混合气体,用以燃烧加热炭化物至适当的溫度(800至1000℃),以烧除其中所有可分解的物质,由此产生发达的微孔結构及巨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