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高粱(学名Sorghum bicolor (L.) Moench,英文sugar sorghum)也叫芦粟、芦穄、芦黍、雅津甜高粱,芦稷,甜秫秸、甜秆、甜高粱和高粱甘蔗,为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它同普通高粱一样,每亩地能结出150-500kg的粮食,但它的精华主要在富含糖分的茎秆,其单产可达5,000— 10,000kg每亩。甜高粱茎秆可用于制糖、酿酒、制酒精燃料、造纸和饲料等。巴西有芦粟酒生产。是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为高粱的一个变种,学名Sorghun bicolar (L.) Moench var. succharafum Kouern。亦名甜高粱或芦粟。中国北方叫甜秫秆,南方叫芦穄。是一种糖料作物,也是优良的饲料作物和能源作物。
田间管理(1)间苗补植:高粱播种后20~25天,高粱苗高15公分时,实施第‘一次间苗,到苗高25~30公分,实施第二次间苗,最后株距保持约10公分,如发现缺株时,可挖取间苗中要拔除的健壮苗来补植。(2)中耕除草:高粱生育期间,按照杂草发生情形,实施中耕除草2~3次,尤其生育初期,特别注意将杂草除净,以免影响发育。若使用除草剂时,应在播种覆土后萌芽前喷施。(3)培土:第’一次中耕除草后,随即施追肥於植株旁,并将土壅培於植株茎部,以防止倒伏, 促进发育。(4)灌溉排水:高粱耐旱,但在幼穗形成期(播种后35天左右)、(播种后60天左右)、乳熟期(播种后75天左右)如遇乾旱,影响产量很大,应加以适量灌溉。在多雨季节,应随时排除积水,以免发生病虫害及延长成熟期。
蚜虫俗称“厌虫”、腻虫、蜜虫、油汗,为高梁的主要的害虫。一般发生高粱苗期和抽穗举灌浆期。以卵越冬,次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移到位高粱上为害,初呈点片发生,多以成、若蚜群集在高粱下部叶片背面吸汁液,使受害叶片者发红、重者叶枯。后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直至穗部,并产生有翅蚜扩散到全田。该虫为害时分泌大量蜜露,滴落在茎叶上,油亮发光,并招致霉菌寄生,受害重者叶片枯萎,茎杆发软弯曲,甚至不能抽穗。若抽穗扬花至灌浆期气温高,连续多天高温干旱少雨,则蚜虫就会大发生。防治方法:(1)按6:2与大豆间种,改善田间生态条件;(2)黄板粘杀;(3)发生初期用药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