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汽车网小编关注滴滴、Uber这两家出行业巨头的动态新闻有一段时间了。滴滴和优步就像优酷和土豆,58和赶集,携程和去哪儿。很早就传出要合并的消息。虽然在不久前,
7月29日,中国成为首个宣布网约车合法化的国家,在网约车合法化这个话题尚未冷却之前公开恋情,滴滴&Uber夫妇目的是为了乘胜追击。
滴滴&Uber合并,很多人为之叫好,他们并没有思考,一个巨无霸的诞生,究竟意味着什么?
《2016年Q1中国专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一季度专车市场整体保持了高速增长,其中滴滴专车以85.3%的订单市场份额居行业之首,Uber则为7.8%。滴滴、优步两者合计占比93.1%,这样庞大的体量,毫无悬念会形成行业寡头。
根据此前双方披露的数据,滴滴平台上有超过1500万司机和3亿注册用户,覆盖超过400个城市,日订单数为1300万单;Uber中国每日活跃用户大概为200-300万人次,覆盖近50个城市,并计划今年扩展到100个。
这起合并案是如何通过国家商务部反垄断局以及《反垄断法》审核的,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两家位居市场前列巨头的联姻必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去年年初,滴滴官方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这支片子让滴滴CEO泪流满面》疯传,说的是滴滴的创业故事,阅读量破十万。事实上,滴滴除了日常的红包补贴,一直在玩情怀营销。
互联网公司都是这样,一开始都讲情怀,一旦成为寡头,就意味着成为收割者,开始肆无忌惮地割韭菜。阿里巴巴是这样,58同城亦是如此,阿里巴巴割的韭菜是卖家,58同城割的韭菜是本地服务商家。我们常说中小微企业成就了这两家公司,换个角度看,这两家公司的旌旗,是插在中小微企业的骨堆之上,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滴滴和优步合并,无疑占据了市场垄断地位,掌握了定价权,如今主要靠补贴大战赢得乘客和司机的滴滴等网约车,未来竞争方式肯定不是再继续靠补贴了,也就是会减少乘客和司机端的补贴,涨价是必然,甚至当打不到车的时候还会坐地起价翻倍加价也是必然。
当某个行业由多家竞争变成一家独大,即便是服务垄断,在缺乏竞争对手的制衡下,它也很容易实现对话语权和运转规则的控制。原本要争用户,最后可能变成牵着用户鼻子走。而消费者在市场选择空间被压减后,也会失去“可用脚投票”的议价底气。
这也是比服务涨价更堪忧的问题:在获得独大乃至寡头地位后,资本和消费者利益优先级考量的倾斜必然更明显,用户对服务定价机制的基本议价余地可能都会消泯。网约车行业会否以市场化选择的面目,实质性地重演出租车领域借助特许经营获得的垄断情景,让人堪忧。
站在消费者角度,一家独大不是什么好事,有竞争,对用户才会更有利,市场也才会更有活力。君不见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三足鼎立的视频行业近年出品了多少优秀网剧和综艺节目?连电视台也得抱它们大腿。所以我支持京东、神州这些寡头挑战者。
而站在企业角度,合并又是无人能阻挡的趋势。2012年3月,优酷和土豆合并;2015年2月,滴滴和快的合并;2015年4月,58同城和赶集合并;2015年10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2015年10月,携程和去哪儿合并;2016年8月,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市场第一和第二,原本厮杀激烈,最后谁也灭不了谁,竟在资本撮合下和亲。印证了那句老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再来说说滴滴,滴滴发展至今,有种法国大革命中“赶走了旧国王,迎来了新国王”的感觉,出于打击出租车公司的垄断地位而出身的滴滴,现在成为了新的垄断,补贴肯定会逐步削弱,盈利纳入正轨。宣传中的这家唯一由BAT三家共同投资的企业,拥有着国家政策的背书和上亿用户量,终于成为了独孤求败,它的发展终于和它的用户无关了,因为用户也没有别的选择。
他们说干掉中介解放手艺人,结果他们成了最大的那个中介;他们说干掉出租车公司解放司机,结果他们成了最大的那个出租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