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处理:沉淀+传统过滤+消毒;通过简单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措施,出水水质可达到杂用水水质要求。
深度处理:活性炭技术、微滤技术、膜技术。可经济有效地去除嗅、色度、重金属、消毒副产物、氯化有机物、农药、放射性有机物等。能更有效改善色度、嗅等感观指标,大大降低有机物含量,这种技术合理运用,出水水质可达到中水水质标准。
雨水收集后的处理过程,与一般的水处理过程相似,不同的是雨水的水质明显的比一般回收水的水质好,依据试验研究显示,雨水除了pH值较低(平均约在5.6左右)以外,初期降雨所带入的收集面污染物或泥砂,是大的问题所在。而一般的污染物(如树叶等)可经由筛网筛除,泥砂则可经由沉淀及过滤的处理过程加以去除。这些设备的组合与处理容量需在经济与集水区条件考量下来调整其大小。处理方法与装置则主要取决于:①集水方式;②雨水取用目的与处理水质的目标;③收集面积与雨水流量;④建设计划与相关的条件;⑤经济能力与管理维护条件。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必要性
随着人口剧增和经济高速发展,水的供求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瓶颈。有专家指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时期;2030年,我国将缺水 400亿立方米至 500亿立方米,缺水高峰将会出现。因此把雨水作为重要水资源加以收集利用,实行综合治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课题。全国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各企业均有责任把这一“必修课”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