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必要性
随着人口剧增和经济高速发展,水的供求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瓶颈。有专家指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时期;2030年,我国将缺水 400亿立方米至 500亿立方米,缺水高峰将会出现。因此把雨水作为重要水资源加以收集利用,实行综合治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课题。全国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各企业均有责任把这一“必修课”作好。
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在国外的发达城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经验和方法,对我国城市特别是对北京市这样严重缺水的城市很有借鉴意义。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在我国古代也有典型的范例。我国城市城区雨水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伴随着古都的建设和发展而产生的。面对北京北海公园团城古代雨水利用工程作一介绍,以期对现在雨水利用有所启迪。团城地面高出周围地面 4.6 米,且由青砖铺装,但城内众多的古树却生长了几百年,大树龄已高达 800余年,仍枝繁叶茂。究其原因关键是城内具有独特的雨水收集、排放、利用系统,团城是一个孤立、封闭的单元,地面高出北海湖水水面 5.64 米,因此,古树生长所需的水分很难从地下水得到补给,只有靠天然降水。团城总面积 5760平方米,按北京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 595 毫米计,每年可得到天然降水量 3427 立方米。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 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论文从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索和认识雨水利用的意义、雨水利用系统和雨水利用要点分析,并进而以成都市作为实例,对雨水利用在成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