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刀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①折叠孔径增大,误差大
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小铰刀外径;降低切削速度;适当调整进给量或减少加工余量;适当减小主偏角;校直或报废弯曲的不能用的铰刀;用油石仔细修整到合格;控制摆差在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冷却性能较好的切削液;安装铰刀前必须将铰刀锥柄及机床主轴锥孔内部油污擦净,锥面有磕碰处用油石修光;修磨铰刀扁尾;调整或更换主轴轴承;重新调整浮动卡头,并调整同轴度;注意正确操作。
②孔径缩小
更换铰刀外径尺寸;适当提高切削速度;适当降低进给量;适当增大主偏角;选择润滑性能好的油性切削液;定期互换铰刀,正确刃磨铰刀切削部分;设计铰刀尺寸时,应考虑上述因素,或根据实际情况取值;作试验性切削,取合适余量,将铰刀磨锋利。
③折叠铰出的内孔不圆
刚性不足的铰刀可采用不等分齿距的铰刀,铰刀的安装应采用刚性联接,增大主偏角;选用合格铰刀,控制预加工工序的孔位置公差;采用不等齿距铰刀,采用较长、较精密的导向套;选用合格毛坯;采用等齿距铰刀铰削较精密的孔时,应对机床主轴间隙进行调整,导向套的配合间隙应要求较高;采用恰当的夹紧方法,减小夹紧力。
④折叠孔的内表面有明显的棱面
减小铰孔余量;减小切削部分后角;修磨刃带宽度;选择合格毛坯;调整机床主轴。
铰刀的特点,用途,种类
铰刀的特点:铰刀效率(精镗孔均是单刃切削,而铰刀都在4-8刃切削,所以效率远高于镗刀)、高精度、铰刀刃口带有刃带,所以获得更好的粗糙度。
用于铰削工件上已钻削、扩孔、镗孔的加工后的孔,主要是为了进步孔的加工精度,提高工件表面粗糙度,是用于孔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的一种刀具,加工余量一般很。
用来加工圆柱形孔的铰刀比较常用。
用来加工锥形孔的铰刀是锥形铰刀,比较少用。
按使用情况来看有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机用铰刀又可分为直柄铰刀和锥柄铰刀。手用的则是直柄型的。
铰刀结构大部分由工作部分及柄部组成。工作部分主要起切削和校准功能,校准处直径有倒锥度。而柄部则用于被夹具夹持,有直柄和锥柄之分。
按不同的用途铰刀可分很多种,因此关于铰刀的标准也比较多,我们较常用的一些标准有手用铰刀,直柄机用铰刀,锥柄机用铰刀,直柄莫氏圆锥铰刀等等。
铰刀按使用方式分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按铰孔外形分圆柱铰刀和圆锥铰刀,(标准锥铰刀有1:50锥度销子铰刀和莫氏锥度铰刀两种)。铰刀容屑槽方向,有直槽和螺旋槽。
?铰刀精度有D4,H7,H8,H9等精度等级;
?按铰孔的外形分圆柱形、圆锥形和门路形3种;
?按安装夹方法分带柄式和套装式两种;
?按齿槽的外形分直槽和螺旋槽两种。
铰刀定做:在定做非标刀具中,铰刀是一种更为常见的定做刀具,根据不同产品,孔深、直径、精度、粗糙度要求、工件材质来定做铰刀,会得到更好的寿命,精度、粗糙度以及稳定性。
影响铰孔质量的主要因素一
铰刀几何参数。铰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铰刀本身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铰刀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决定了被铰孔加工质量的好坏。一是铰刀直径。它是根据被加工孔的公称尺寸和公差以及在铰削过程中被加工孔的扩张量或收缩量决定的。二是铰刀的齿数。一般,铰刀的齿数愈多,铰孔的精度就越高,表面粗糙度值就越低,同时,分布在每个切削刃上的负荷也就小,有利于减少铰刀的磨损。但齿数增多后却降低了刀齿强度,减小了容屑槽。在切削时,切屑就不容易排出。特别是铰深孔和切削余量大时,因容屑槽被切屑堵塞,切削液流不进去,致使铰刀和工件因产生热量而变形,影响加工质量。铰刀的齿数一般都选用偶数。三是切削锥角。它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加工材料和铰刀的类型来加以选择。四是前角。由于铰削的余量较小,切削仅在刀尖处进行,与刀齿的前倾面很少接触,故前角可以为零,但在铰削塑性较大的材料时,为避免切屑粘滞在刀刃上,前角应取大一些。五是后角。铰刀的后角大,虽然可以提高切削刃的锐利程度,却降低了刀齿强度,在切削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和磨损,铰刀直径也随之减小,使铰孔直径达不到要求。六是刃带宽度。它主要是引导铰刀方向和光整孔壁,同时也为了便于测量铰刀的直径。铰刀的齿数越多刃带的积累宽度也大。因此有利于孔壁降低表面粗糙度值,铰刀的直径也不容易变小。但铰刀刃带较宽或积累宽度值过大时,会增加摩擦力矩和切削热,对孔壁的挤压比较严重,<span style='lin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