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铰孔主要因素二
铰削用量。对铰孔而言,铰削用量是很重要的。它对铰削过程中的摩擦切削力,切削热以及切屑瘤的形成和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合理加以选择使用。一是铰削余量。铰削余量不宜留得太大或太小。因为铰削余量留得太小,铰削时不易校正上道工序残留的变形和去掉表面残留的缺陷,使铰孔质量达不到要求。若所留的铰削余量太大,势必加大每一个刀齿的切削负荷,破坏了铰削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增加了切削热,使铰刀的直径胀大,孔径也随之扩张,切屑的形成必然呈撕裂状态,造成加工表面粗糙。二是机铰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铰削速度和进给量要根据加工材料合理选择。进给量不能选得太小,太小时切削厚度可能小于切削刀齿的小圆半径。铰削余量、切削速度、进给量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影响,当铰削余量较大时,切削速度,进给量就不能选得过高;反之,如果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选取较小值时,则可适当提高切削速度。当然,为了更好地控制铰孔加工质量,除了铰刀几何参数及铰削用量外,可在铰削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切削液来排屑和冷却。
铰刀的结构
铰刀是一种多刃刀具,用于孔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铰刀的种类和规格很多,在生产加工比较常见的铰刀有螺旋槽铰刀、锥度铰刀、可调铰刀、套式机用铰刀等。所以,在进行生产的时候,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来进行选择。
铰刀由工作部分、颈部和连接部分等组成。工作部分由切削部分、校准部分和倒锥部分组成,切削部分用于切除加工余量,校准部分起校准、修光和备磨作用,倒锥部分可减少刀齿与孔壁之间的摩擦,防止校准部分刮大孔径和退刀时划伤孔壁表面。连接部分与机床连接并传递扭矩。颈部起联结工作部分和连接部分的作用。
铰刀的主要用途
铰刀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刀齿,用以切除孔已加工表面薄金属层的旋转刀具。经过绞刀加工后的孔可以获得确定的尺寸和形状。
铰刀用于铰削工件上已钻削(或扩孔)加工后的孔,主要是为了提高孔的加工精度,降低其表面的粗糙度,是用于孔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的刀具,加工余量一般很小。
用来加工圆柱形孔的铰刀比较常用。用来加工锥形孔的铰刀是锥形铰刀,比较少用。按使用情况来看有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机用铰刀又可分为直柄铰刀和锥柄铰刀。手用的则是直柄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