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病虫害及防治:虫害 危害食用菌害虫有眼菌蚊、菇蝇、螨类,危害较重是眼菌蚊 防治方法:主要从清洁、预防发生和出菇防治三方面入手。 1、清洁卫生是防止虫害的重要环节和根本措施,目的是消灭虫源,铲除虫害孳生地,彻底消除出菇场地垃圾,粪肥及上年废弃的培养料,尤其是虫菇,烂菇,菇根不要堆积在菇房内外任虫发生,要及时销毁或深埋。防止成虫羽化。 2、预防杀虫:在生产前或菌袋开袋前,用50%敌l敌畏董蒸,菇房或培养室,用量0.5毫升/米3,菇房四周用80%敌l敌畏,1:800倍液喷施。做好菇房与外界的隔离,防止成虫进菇房。 3、出菇期防治:出菇期防治要考虑药剂对菇体的影响,一般都采用低毒性药物如锐劲特液喷施,或利用眼菌蚊的趋光性,采用灯光透杀。
姬松茸层架式菇床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姬松茸属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合温度为23~27℃,子实体发育最适合温度18~26℃,温度低于14℃难以形成子实体。从播种到开始采收约需40~50天,出菇后可持续2个月。根据这一特性和参照当地历年的气候条件,可以确定适宜的栽培季节。一般掌握播种后50天左右,当地气温能稳定在18~26℃,即为适宜的播种期。在福建春秋两季均可栽培,春以清明前后,秋以立秋为好。如罗源县堆制培养料,春季是在3月上旬,秋季在7月上旬,培养料堆制发酵20天左右,即可上床播种,春栽的在3月底至4月初播种,5~6月出菇;秋栽的在8月前后播种,10月左右出菇。
草菇高产栽培技术
一、整理场地
栽培草菇的场地,应土质松软,含有机质多,排水良好,用水方便。
下种前一周翻土,翻土后晒1--2天,待土块表面晒白,将其打碎平整,做成1m宽的畦。畦表面做平或做成龟背形,中间高20--25cm,两边渐倾斜至与地面平,畦面适当拍实,以免浇水后下陷。畦间距60cm左右,以便操作管理。畦间挖一小沟,场地四周挖一条较深的环场排水沟。场地整好后,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并用石灰水或漂白粉等杀灭场内的害虫和杂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