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杆分料车(/)在车间高架轨道上运行,往返于搅拌机与各喂料机之间,先在搅拌机出料口下接卸下的混凝土,再沿轨道投送到喂料机中,一般一台分料车可配送多台喂料机;分料车是否附带称重装置可由用户选定,称重装置可控制对某个布料车的混凝土配给量,以保证钢模中混凝土的精度。
电杆分料车在搅拌机下定位接料,投放入喂料机内。分料车为气动卸料,采用摆线减速器传动。分料车可由布料人员在地面操作,也可由专人在搅拌站控制室内操作。
电杆分料车控制系统操作柜采用日本三菱公司的PLC和北京昆仑的彩色触摸屏作为控制核心,用数字编码方式接受控制室操作柜的遥控指令,自动移动到布料位置或者其他指定位置。并带有高精度、高稳定可靠的计量仪表和美国Trancells高精度全密封型传感器,能对混凝土量进行控制。
电杆分料车由车架、料斗、振动、行走机构、电气系统组成,分料车斗容量以略大于搅拌机出料容量,因钢模布料需要较长时间,一般分料车斗容量以装载一罐混凝土为宜,分料车车速大于布料车以减少等待时间,料斗与车架间设有减震弹簧,该弹簧的参数既满足卸料时振动器的振动使料斗抖动达到快速卸料的目的,又可完全消除行驶中车体振动造成的斗内混凝土的离析,同时也避免振动力对料斗的损坏。分料车斗口低于行走轮,以提高行驶稳定性。
电杆分料车具有控制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功能适用,无故障时间长等特点。
电杆外表的形状和表面光洁度主要由电杆模具(/)的状态决定。因此,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电杆模具。在生产时,除脱模剂外,水泥垢、粉尘、涂在模具企口上的废机油、本体内表面的锈蚀等都会使电杆表面产生色差。如果模具内表面清理不干净,电杆的表面将会凹凸不平。模具内表面上的水泥垢也会一次一次粘皮,越来越厚,严重时发生台阶状的水泥垢,或者模体内表面被吊钩、工装等硬物损伤,这些都会影响到电杆的外观质量。
由于模具内壁为普通中板加工(压制或卷制)而成,表面并不光洁,模体一般都为两个半圆形模体合成,半模之间和模体长度方向上由于加工长度限制,使模体之间存在接缝(除非模具定做时特别要求,采用开平板整体制作)。由于制造对接、使用、保养等原因造成模体之间的接缝不密贴,在电杆高速离心成型过程中,透过有间隙的部位水泥浆会甩出,电杆表面会出现漏浆,也会在其表面形成色差。
1、合理选择电杆离心机台的位置
电杆离心机(/)机台的位置基本决定整条生产线的工艺布局。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往往在工艺设计阶段就根据地质状态将其定位在地质较好原状土的区域,再根据电杆离心机的位置设计厂房和布置生产线,此举既能保证整条生产线工艺流畅又能节省投资。而有些厂家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总体工艺设计,往往最终不得不将电杆离心机位放置在地质条件差的高回填土、於泥区域,导致机台地基处理费用巨大;甚至个别厂家因电杆离心机位地基处理不好,导致机台在运行不久即发生不均匀沉降,机台自此无法正常运转,频繁大修。
2、电杆离心机基础要牢固
电杆离心机基础的好坏往往决定离心机的使用寿命。电杆离心机运转时产生的震动通过地脚螺栓传递到基础,它不仅要求基础要有足够强度,还同时要求对机架底板与基础间隙进行石棉混凝土抗震处理才能保证电杆离心机稳定。企业应根据机台的承载力结合地质状况确定基础底板的大小,科学、合理配置钢筋,选用高标号的混凝土。
3、选择合适的电杆离心机
电杆离心机是电杆成型的关键设备,它的性能直接决定电杆成型的整体质量。电杆离心机结构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而且用材材质也非常关键。离心机托轮宜选用45#钢,材质过低,磨损非常快;而有的厂家为了保证机台的使用时间,将特殊钢使用做托轮,减少了托轮的磨损,而加快了电杆模具跑轮的磨损,反而得不偿失。电杆离心机的轴承座与轴承太小易会造成频繁维修更换轴承也是我们应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