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悬辊机带动水泥管模具旋转产生偏心力作用,将混凝土甩在水泥制管模具内壁上,当混凝土料填到超出跑圈时,工作轴对混凝土进行均匀碾压,水泥浆压出表面,达到混凝土排水管密实度,管内壁光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体。
首先应遵照国标《GB/11836-2009》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设计规范要求和各种钢材及电器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设计。按照国标设计悬辊机性能,生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径Φ800㎜、Φ1000㎜、Φ1500㎜三种规格,壁厚分别为Н80㎜、H100㎜、Н125㎜。管长2000㎜。制作平口、企口、承插口三种结构形式。
立式振动模具采用整体式柔性组合钢模具,设计的重点是保证混凝土承插口的精度。具体部件包括:底座、顶部冲压环、顶部定位环、内模、外模,模具总重33t。
1. 底座、顶部冲压环
试验设计的管道为:4000mm,接头形式采用混凝土承插口。由于其尺寸精度直接关系到管道的对接及接头的密封止水效果,因此底座及顶部冲压环均采用钢铸铁整体浇筑,然后经车床精加工而成,总重量10t。
2. 内、外模及顶部定位环
水泥制管模具()内模为整体结构,由左右两半圆组成,在接缝处留一道45°角斜口,可通过手柄收放。吊装前先把内模收至收缩状态,以便于顺利插进底座插口位置,就位后把内模打开至设计状态,并把插销插上,加上顶部定位环,形成一个直径为4.0m的内莫,并检查内模的圆整度。外模由左右两片组成,按顺序吊装,注意检查钢铰线从锚具槽处伸出是否平顺,两外模合上后,把螺栓上紧。
3. 水泥制管模具组装及拆除顺序
制管工艺采用立式浇筑方式,插口在下、承口在上。因此,模具按如下顺序进行装拆,模具的装拆均采用25t汽车吊。
3.1 水泥制管模具组装顺序:座底→内模→顶部定位环→下钢套筒及钢筋笼→外模→检查组装尺寸→浇筑管身混凝土至承口底面→下冲压环→浇筑承口混凝土。
3.2 水泥制管模具拆除顺序:吊出承口冲压环→吊出内模定位环→打开内模插销→收紧内模脱离混凝土内壁→吊出内模→对称松开外模合口螺栓→吊出外模→管子吊出底座。
组合式水泥制管模具的结构设计,基本上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应用于悬辊工艺或离心工艺的模具,另一类是应用于立式振动(包括立式芯模振动工艺)的模具,也可设计成其它工艺的模具。
模体和端模的结构尺寸要经过计算,以使其不同接口的端模组合后分别达到制管标准的要求,且结构上力求简练和易于操作。
此类制管模具基本都是使用钢模成型的模具,结构与联接方式类似。整套模具由模体和端模(一端或两端端模)、端盘等组合而成,端模根据所需生产涵管的接口型式而确定。一套模具可以由两种或多种接口型式的端模和端盘组成,并且与原有同规格的端模等零件可以进行互换。适用于悬辊工艺的组合式水泥制管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