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车车间管理
针车车间的车帮及做帮的工艺流程和员工配置,依据鞋面设计的不同而变化,一般一条针车流水线,如果每8小时能生产1500双时,须各种针车约70-80台,手工人员约10-15人,共计80-95人; 2、车缝时必须注意车线边距,针距是否控制良好,与要求的标准是否相符; 3、车缝时必须注意鞋面部件上各记号点的正确性,如车缝时未按正确的记号,鞋面完成后将会不正,造成夹帮困难,影响成品鞋的品质。 4、针车车间必须配备小剪刀等工具,鞋厂要自行采购 5、做好的鞋帮必须经过质管部检验,再依每张订单所需鞋号适当整理后送半成品库,由半成品库再发给夹帮成型车间。 6、教导操作人员定时保养机台,以免机台故障率高,影响品质及产量。
裁切、落料用的刀模,依鞋型设计根据标准化纸板制造; 2、成型用楦头,可分为塑料楦和铝楦,一般生产冷粘鞋因楦型变化较化,用塑料楦较为经济,运动鞋或批量较大的便鞋,以使用铝楦为好。一条成型生产线约需800-1200双; 3、夹帮组质检人员及样品室人员使用鸟嘴钳,一条成型生产线须备8-10支; 4、打鞋眼洞用冲孔模,依鞋面设计标准纸板打造 5、夹帮时固定鞋跟距宽的鞋弓,依鞋型设计按鞋号大小分段使用; 6、磨粗用钢丝轮,除胶用尼龙刷 7、手工磨粗机、去污喷枪,记号笔等零星器材
按照业界有关专家人士的分析,今后中国制鞋业的发展必然要从低端市场走向中高端市场,要从数量型向品质型和效益型转变,产业升级换代是必走之路,因而,从数量上看,中国鞋业的生产量和出口量或许今后将有所下降,但品质将得到提升,产品价格和出口总值将会不断增长。中国制鞋业的产业转型和转移是大势所趋,一部分有创新能力和规范性较强的企业,将走向产业升级的转型之路,一部分依靠生产成本取胜的企业将转到内地生产成本更具优势的地方,如广东珠三角制鞋业已开始向东西两翼相对较落后地区转移,温州制鞋业已向西部地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