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水泥制管模具根据国内现有的主要涵管生产工艺设计而成,生产的产品完全符合GB/T1183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及JC/T640《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技术要求,同时该模具符合JC/T613《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钢模》的基本技术要求,为推广使用带来很大的便利。并且,可以满足国内大部分涵管制造企业对新模具投入或对老模具改造的需求。
组合式水泥制管模具就是将同一种规格同一种级别(或是相同规格且相同壁厚)的不同接口型式模具部分与有共性尺寸的模具部分分解组合。有共性尺寸的部分设计制造成基本模体,而非共性的接口部分则分别设计制成不同接口型式的端模和端盘,不同的端模与模体均有标准的联接型式。两部分结合即组成了组合式水泥制管模具。当需要生产何种接口型式的涵管时,就与模体配接何种端模及端盘,使模体成为多种接口模具的公用部分,达到了“一模多样”的目的,甚至可以在不同长度的模体上进行端模的互换。这就大大减少制管企业对模具成本的重复投入,也大幅度减少了资源的浪费。由于对模体和端模接口互换性的要求,必将提高模具的制造精度,也就提高了模具自身的精度,更有利于制管行业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悬辊制管采用C30干硬性混凝土,水灰比0.4,混凝土搅拌时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打开悬辊机,当水泥管模具转速达到500转后,用遥控器控制喂料机从模具一端向另一端均匀喂料,喂料过程中要均匀、适量,混凝土过量会造成水泥管模具跳动,欠量则混凝土不能压实,使混凝土管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当混凝土超过挡圈3-5mm后,停止喂料,人工往模具内洒细砂和水泥砂浆,悬辊低速旋转3-4分钟后,混凝土管形成密实和光滑的管壁。
悬辊机(/)必须要安装在平整的场地中,该场地要求地面经过混凝土硬化、排水系统完善、电力管路布局合理、以及有足够大的混凝土原材料堆放地。一般根据水泥涵管模具数量和预计涵管日产量来计算场地面积的大小;分为模具拆装区和混凝土管存放区,模具拆装区一般面积为18米×18米,混凝土地面厚10cm,混凝土管存放区一般面积为50米×20米,可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硬化地面。
水泥制管机械()采用青州市海煜重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悬辊式水泥制管机,该机主要由机架、主调速电机、悬辊门架、传动轴、辊轴、皮带轮、电机操作柜、配套圆形组合式水泥管模具组成。其工作原理:利用辊轴旋转带动套在辊轴上的模具一起转动产生离心力。向模具内喂入干硬性混凝土,由于模具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投入的混凝土均匀地附着在模具内壁上,当喂入的混凝土高出模口时,悬辊轴与混凝土直接接触,在悬辊机辊压混凝土的作用下,模具继续高速转动,辊轴对混凝土进行反复挤压,直至混凝土表面光滑密实为止。
干硬性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开动制管机主电机→调整转速为500转/分→人工喂料→辊压→逐渐调整转速到1200转/分→缓慢减速→停机→吊出模具→蒸汽养护→拆模→洒水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