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大豆榨油的国家,历史已近千年,目前是全球第二大豆油生产和一大消费国。我国油脂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油脂加工产品种类繁多,且比例不协调
在我国油脂加工行业中,产品种类多样,但产能或产量比例相差悬殊。从我国2010/2011年度植物油压榨行业的产能结构可以了解到,我国大豆压榨能力约占油脂行业总产能的63.8%,菜籽压榨产能约占10.05%,然后是花生和葵花籽。豆油产量比例明显占据一的位置,达到52.74%,菜籽油占比26.49%,花生油占比11.82%,然后是棉籽油和葵花油,各品种在整个油脂行业的比例十分不协调。可以说大豆压榨在我国油脂加工行业中独占了半壁江山,因此,从大豆压榨行业的主要特点和豆油市场的分析中,就可以了解到我国整个油脂行业的大致轮廓。2009/2010年度我国豆油产量为87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2.5%,是全球第二大豆油生产国,预计2010/2011年度我国豆油产量有望超过美国。
2.油脂加工行业的发展主要由经济增长推动
随着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油脂类食品的消费也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首先,国民收入大增引发的收入效应增加了油脂消费的总需求;其次,城市化进程持续使得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也开始向城市转变,同时导致植物油消费增长。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植物油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消费潜力较大,今后几年豆油产量仍会继续上升。另外,经济增长将推动禽畜类产品的消费,而养殖业对豆粕需求较大,同样会间接促进豆油产量的提高。
3.大豆油脂加工产能迅速扩张
我国是全球豆油生产增长最快的国家,过去10年间,豆油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2%,远远高于其他国家,预计2011年全国大豆压榨产能将高达1.02亿吨。从每年压榨产能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出,2004年之后全国压榨产能有一次放缓,但随后逐年递增,2010年增长速度略有下降,但2011年产能增长水平再度接近2004年高位。尽管如此,2009/2010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总量1060万吨,其中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生产的豆油数量约72万吨,约988万吨的豆油或由进口大豆生产,或来自直接进口,豆油供给对外依赖度超过93%.
葵花籽油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这是一种高营养的油,人体所需要的一些不饱和脂肪酸就是葵花籽油里含的亚油酸,它的含量很高,可达到90%以上,亚油酸的作用是可以降低胆固醇,稳固血压,还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食用葵花籽油还可以很好的保护皮肤,促进身体里细胞的再生,而且葵花油里所含有的维生素E能很好的预防血管疾病以及动脉硬化的发生。
其实我们日常吃的食用油营养成分都是差不多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烹调后的食物口感不太一样。哪种更符合自己的口味就用哪种。但是也不要长时间食用一种油,毕竟不同原料生产的食用油,在营养元素含量等方面还是有差别的,如果能够经常食用不同类型的食用油,对人体的营养平衡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有条件还是要经常换一换自己的食用油品牌和种类。当然主要还是选择大品牌的有质量保证的食用油。
葵花粕通常用于牛的饲养上,但事实上,葵花粕也可用在猪和家禽的饲养。葵花粕是否值得利用在养猪事业上,则需视其本身的营养价值及与其他原料价格比较而定。在使用葵花粕于猪饲料时,需知道在饲料中葵花粕占多少比例时,不至于影响到猪的生长性状。玉米和葵花籽粕为基础的日粮适当添加合成氨基酸后,可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达到玉米-豆粕日粮的效果。一般 建议添加量饲料品种肉牛、奶牛、羊仔猪中大猪蛋鸡添加比例(%)10~251~35~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