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临 终 咨 询
1. 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之临终礼仪咨询服务。
2. 临终时相关证件协助办理及辅导流程。
3. 协助家属安排临终事宜。
4. 专业财税及法律顾问提供各项咨询。
5. 本公司各项外围服务之介绍与说明。
二、入殓
1. 殡葬服务顾问备妥寿具并将寿衣摆饰妥当。
3. 殡葬顾问为遗体净身更衣。
4. 引导家属举行入殓仪式。
三、 遗 体 接 运
1. 二十四小时接体专线4006-0123-077,全年无休。
2. 安排项目服务人员前往指定之殡仪馆协助办理各项手续。
3. 接运遗体车辆与服务人员抵达现场之接运服务。
4. 安排入冰柜或随后入殓仪式之程序。
5. 协助家属办理服务之相关手续。
四、 灵堂布置
1. 由殡葬顾问为先人临终开示、安置灵位,使初终之灵有所依归。
2. 场地规划并设置灵堂供亲友凭吊。
3. 请家属提供逝者照片或底片做放大遗像制作。
五、 治丧协调
1. 服务内容明细及客户应有权益说明。
2. 项目服务人员配合家属需求制定殡葬流程。
3. 根据家属需求与能力提供各项礼仪用品建议。
4. 根据逝者身份及家属情况协助撰写讣闻,经家属确认后印制。(家属应提供家眷名单)
5. 为先人遗相放大,并裱框处理。(家属提供先人底片或照片)
6. 配合逝者宗教信仰,适时提供专业之治丧事宜建议,并解答及解决家属所提出之问题。
7. 追悼会现场整体设计及追悼会程序与家属沟通协调。
8. 协助家属选定治丧期间相关用品及辅导相关事宜。
六、 联系
1. 追悼会现场整体设计并定案。
2. 确实执行治丧协调之进度,并随时回报家属。
3. 追悼会整体布置摆设与相关物品之建议与沟通。
4. 完成所有追悼会所需物品准备与人员配置,请家属确认。
5. 与家属最后确认追悼会现场布置及所有追悼会后续相关流程。
七、 追悼会准备
1. 项目人员引领家属认领遗体。
3. 引导专业人员为遗体化妆。
4. 引导家属举行追悼仪式。
八、 奠礼
1. 播放音乐、营造整体气氛。
2. 专业司仪主持奠礼程序,顺利进行奠礼。
3. 协助告别厅工作人员进行追悼厅布置
4. 现场摆放花圈,悬挂挽联
5. 殡葬顾问协助家属接待亲友来宾。
6. 来宾以诚挚的心向先人一一致祭。
7. 家属率领全体亲友顺序瞻仰遗容。
8. 殡葬顾问依礼进行封棺。
9. 服务人员整理复原奠礼现场。
九、 火化进塔
1. 服务人员引导遗体推向火化炉。
2. 殡葬顾问引导家属焚烧花圈、
3. 协助家属焚烧冥币
4. 火化场人员捡骨封罐,并由家属确认后领回。
十、 后续关怀
1. 核对确认各项费用,由项目服务人员向家属说明费用明细并结清。
2. 于百日、对年将近时寄发通知函提醒家属,并提供咨询服务,解答相关流程之进行、应准备项目及应注意事项。
十一、 服务内容补充说明
1. 本服务内容包含所载项目内所有人员之服务项目。
2. 本服务内容全程由专业人员负责承办。
3. 本契约内容不含政府规费。
4. 会场布置依各地殡仪馆场地及教堂或自宅搭棚设备为准。
殡葬是人类自然的淘汰,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殡一作停柩解,如《礼记》:夏后氏葬于东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两阶之上;一作葬解,如《荀子》:'三月之殡。葬作藏解,如《礼记》: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现在的殡葬指的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哀悼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在一面多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生活活动的扩大,原始人群逐渐被一种固定的生活集体所代替,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在公社内部没有人剥削人作人压迫人的现象,没有贫富不均,每个成员地位是平等的。反映在丧葬问题上极为简单,如一个成员去世后,后人不忍见死者遗体腐坏,用柴草盖上,埋在野外,既不挖坟墓,也没有礼仪。随着社会进步人们采用了土葬。
花圈
花圈是利用鲜花、绿叶或人造花制作的礼仪花卉装饰品,其一般为圆形构图,直径多为100—130厘米,献给死者表示哀悼与纪念。此外,在花圈中央空间也常装饰花朵、绿叶、纱巾、绸带等。为了便于放置,花圈还常带有支架,支架上也适当加以点缀。用于祭奠活动的花圈,要披挂挽联及安上“奠”字。花圈的“发源地”据说在希腊,古希腊把花圈称为“斯吉芳诺思”,是装饰神像的“圣物”。教堂中的祭司后来也戴起花圈来,花圈传播到各地后就不一再地是教堂专用的饰物了。古代西欧曾用花圈作为奖品颁发给凯旋的战士和运动场上的优胜者。印度和缅甸,至今还保留着用蔷薇花做成的花环给贵宾戴上以表敬意的习惯。
现代丧事活动中,送花圈、花篮是人们悼念死者、表示哀思最普遍的方法。常用的花篮、花圈有纸制、绢制、塑料制品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增强,鲜花蓝、鲜花圈的使用已十分普遍。
接到报丧的消息,参加或无法参加追悼会的人都可以送上花篮、花圈表示哀悼。远在外地的人可委托别人代送,以表示人不能到心意到。
送多少花篮、花圈没有限制,常常是配偶单独送一只,子女们合起来送一只,已婚子女及配偶率孙辈以户送一只。另外,死者的单位及党、政、工、团均可代表一级组织送。
出租的花篮和花圈多为纸、绢、塑料制品;出售的一般为鲜花做成的花篮、花圈。挽带用在花篮或花圈上,为两条,长短一致,白底黑字,上联写悼念的词句,下联写上送花圈人的姓名。不同身份用词均不一样,上联常见的有“×××伯父千古”、“×××同志安息”等待,下联常见的有“×××敬献”、“×××敬挽”等。写好后上端对齐、下端叉开,别在花篮或花圈上(面对着花圈上联在右,下联在左)。花篮、花圈的摆放方式:花圈因为比较大,故在礼厅的两侧一字排开;花篮的摆法是以遗像为准,以单位为主召开追悼会的,单位和领导人送的花篮摆在前排,以家庭为主召开追悼会的,配偶和子女送的摆在前排。